回覆列表
-
1 # 尊道重德
-
2 # 偽裝的觀點
接手一個爛攤子,如同駕馭著一艘四處漏風,船底漏水的木頭船,漸漸進入了風暴區。
滿朝文武,沒有一個可以大用的人,都她媽忙著玩黨爭,打擊異己,任用私人。
想要中興祖業,卻不知該如何下手,臣子一次次的欺騙隱瞞,讓他對幾乎所有人的都失去了信任。
人禍尚可以用人力來解決,但是面對天災卻無計可施。
大明成為了世界經濟重要的受益者,也成為了世界經濟的銀荒受害者,可關鍵他不懂這個,也搞不明白這個,頂多知道個銀荒,卻無計可施。
明明有機會南下,可是祖宗訓誡不敢丟,手下臣子玩坑爹的,讓他不得不演出一場“天子守國門”的苦情英雄劇。
最悲劇的是他沒有做領袖的才能,不是個中興之主,卻偏偏時時處處的以中興為己任,剛愎自用的任性妄為當成了他最後的法寶,把大明朝惡性迴圈的圈圈打造成了一個死迴圈。
他何止是孤獨,無助,無力,痛苦,鬱悶。。。
-
3 # 有顏色的橘子
只有類似身份和經歷的人,才能有類似的感受吧。崇禎皇帝的功過是非已經蓋棺定論,我們暫且不提,只說說他苦惱孤獨的原因,他是一個亡國之君。
歷史上有過很多朝代,而每個朝代都有一個末代君主,他們的人生大多以悲劇收場。比如著名的千古詞帝李後主,他的孤獨和絕望我們可以從他的詞裡窺見一斑。也比如東漢的獻帝,一生中從未真正的自由過,命運全由他人掌控。說近點溥儀算是結果好點的皇帝了,大清亡朝後,他又安穩生活了幾十年。
明朝是一個強硬的王朝,但自從內閣制建立後,皇帝們都喜歡遙控朝政,不務正業,崇禎的前幾任皇帝更甚,也因此接手時國家已經陷入衰微的境地裡了。
他的苦悶無非是沒能拯救國家的命運,成為了亡國之君。他的解脫也是在於一生苦苦掙扎,殫精竭慮仍無力迴天後的自我寬恕。
群臣那種膽顫心驚、惶恐終日的感受崇禎同樣沒能感受到,利益是相互的,崇禎讓群臣沒好日子過,群臣也讓祟禎沒好日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