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通常是母親這個角色,一般有著完美主義的性格,處處苛求孩子,不允許孩子犯一丁點的錯誤。孩子犯錯了她也不怎麼打你,她採用的是精神暴力!她或以一整天都不和孩子說話來對付,或自己生悶氣不吃飯,或說一些自暴自棄,自怨自艾,傷害自己的喪氣話來刺激你!總之,但凡孩子犯了一點小錯,她就會以這種方式讓孩子在自責與悔恨的籠罩下度過,直到孩子精神崩潰,完全屈服為止!
在這種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孩子會形成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嚴重的後果嗎?
回覆列表
-
1 # 女人客廳
-
2 # 希樸羊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的社會學習模型認為,兒童的完美主義傾向是透過模仿父母發展起來的。由於兒童對父母都有一種理想化的觀念,無論其父母是否是完美主義者,兒童都會把父母視為“完美的人”,並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而成為像父母一樣“完美的人"。班杜拉等人利用實驗證明了模仿學習現象,他們用兩組成人作為榜樣讓兒童觀察學習,一組成人用高標準要求自己,另一組則用低標準要求自己,達到標準後兩組成人都獎勵自己。結果表明,觀察第一組成人的兒童也用高標準要求自己,達不到高標準不獎勵自己;觀察第二組成人的兒童則相反,他們一旦達到低標準就獎勵自己。
班杜拉有關完美主義的社會學習理論得到了眾多研究者的研究證實。Frost等人考察了41名女大學生及部分父母親的完美主義的關係,發現女兒完美主義與母親完美主義顯著相關。Chang 研究發現女大學生的完美主義和母親的完美主義顯著相關。Flynn等人測量了大學生完美主義和他們知覺到的父母完美主義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在相應的維度上兩者相關非常顯著。楊宏飛等人調查736名高中生,發現高中生的完美主義與知覺到的父母完美主義呈顯著正相關。
以上研究可以說明,在知覺層面上存在子女和父母完美主義的社會學習現象,子女完美主義受到父母完美主義的影響。
這個問題我體會很深,因為我就是在精神暴力環境下成長的,我姐妹中,我和我哥性格和外貌都像我媽,只有我姐像我爸,我爸毫不掩飾對我姐的偏愛,常對別人說三姐妹只有我姐聰明,如果我們吵架,明明是我姐不對,被罵的總是我們,出遠門回來,只為我姐買禮物,甚至說兩個我換一個我姐也不願,他在家給我們印象總是陰著臉,我和我哥愛寫作,他說總是這些傻人愛寫作,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總指責我們看書寫東西晚上遲遲不睡用了多少電費,這麼沒用將來連鹽水都喝不起,背個竹筒去討飯……他在家,我們連大氣都不敢出,很壓抑,一旦做錯事,更是膽戰心驚,提心吊膽。現在我和我哥都非常內向自卑,做什麼都沒信心,也不敢與人交往,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憤世嫉俗,總是為未來擔心,爸爸又嫌棄我們沒用,過年回家對我們冷冰冰的,對他常說:“比起一般同齡人特有號召力特聰明的"姐姐(其實也只是一個農村婦女,一個廠的普通女工)才有笑臉,似乎只有我姐才是他女兒,我老公都感覺到了,我和我哥因此過年都不想回家,也很少打電話給他,別人又說我們不為父母著想,指責我們冷漠,我們的苦衷誰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