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像餘秋雨《文化苦旅》裡說到的“不問書中的內容痴迷,只要聽說是書,只要手指能觸控到薄薄的宣紙,就興奮莫名”,到底是不是痴迷書?
回覆列表
-
1 # 駱九天
-
2 # 永樂大帝Judy
這個問題當年和人爭論過,當年剛畢業沒多久。買實體書買不起,就在亞馬遜買了個kindle。把想看的書都放在裡面啦。網上買電子書很便宜,一般都是幾元錢。後來就被人各種說唄,他們標榜自己喜歡實體書,喜歡書中的墨香,那才叫看書。可我不這麼認為,書看的是內容,學的是知識,品的是思想。現在實體書做的華而不實,動不動就鎏金封面,硬殼的材質。的確有收藏價值,但是和我注重的點不同。有時候也會買盜版書,有點對不起作者。現在也會逛書店,但是會默默記下書名作者……
-
3 # 山西桃妹
這是愛書 是愛書這個物體 被外表迷惑 不是內容 也不能說是虛榮 也不能說是做作 內心的取向不同罷了
很久沒有時間回答問題了,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用手機說下我的看法。
在我看來這種狀況分兩種情況:
一、戀物癖。即對某種事物近乎偏執的喜歡。(特意百度了下這個詞,結果全是醫藥資訊,或者單純解釋為比較噁心的男女間喜歡異性物品的癖好!度娘難倒被莆田系包養了?!)只是特別喜歡書一類的東西,這是一種可能,
二、對知識的佔有慾作怪。書是知識的種載體,喜歡書也就代表喜歡知識。只是這也帶來了很大的問題,有多少人只是喜歡知識,但買了書卻從來不讀,或者讀不下去,看到了新的書又忍不住想買?古人說書非借不可讀也就是這個道理,一旦買了書卻束之高閣,每天在書叢中巡遊,把自己想象成這些知識的國王,自我陶醉至極。還有些人買來書只是用來裝飾,炫耀給別人看,顯得自己有知識。
說些題外話:我們很多人對未來充滿焦慮,未來的不確定性就要求我們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來應對。可我們平時工作生活時間比較緊張,知識這東西不是能夠透過填鴨的方式來獲得的,獲得知識需要有需求,有自主和相對寬鬆的時間來徹底理解,有些知識還要有生活的積澱才能化為己用。死記硬背下來的東西多年之後你還會記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