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少三番

    獼猴桃在栽培時出現落果該怎麼辦?怎樣防治才能夠高產增收?

    獼猴桃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水果,也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現在在很多農村地方都有種植。獼猴桃樹和很多果樹一樣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落果就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落果對於獼猴桃種植戶來說損失非常大,獼猴桃的產量會大大降低。

    獼猴桃早幼果時期容易出現落果的現象,排除自然環境造成比如颱風之類的物理性落果之外,最常見的是生理性落果,這種現象相對來說影響的範圍會更廣,造成的損失反而更嚴重。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獼猴桃生理性落果有哪些方面的因素:

    一、沒有及時進行疏花疏果。我們都知道在果樹花期,很多果農都知道,果樹如果開花較少,應當去除不開花的枝條。如果果樹開花過多,要及時進行疏花,千萬不要為了追求高產不捨得剪掉多餘的花朵,這樣很容易出現坐果之後出現落果的現象。

    其實道理很明顯,獼猴桃坐果之後所需要的營養會大大提高,果實在進入生長高峰期迅速膨大,需要足夠的肥水供給。而如果掛果過多,或造成營養分配過於分散,導致所有的獼猴桃果營養供給跟不上,出現果實過小和直接落果現象。因此在果實迅速生長膨大的階段,是落果的一個易發期。

    二、病蟲害的影響。果樹因為病蟲害造成落果是最常見的一個原因,果樹生病了,自然前抵抗力就下降了,落果就很顯而易見了。一般獼猴桃生長最迅速的時候是在7月份,此時正是南方的梅雨季節,如果遇到連續降雨,空氣溼度過大,沒獼猴桃就容易腐爛,從而感染腐爛病和炭蛆病,這種情況會出現大面積的落果,而且無法挽回。

    三、前期授粉不良。獼猴桃的授粉是雌雄異株,因此這個授粉帶來比較大的難度,如果授粉期的風向不好,授粉的效果就會大大降低。如果授粉不足的話,那麼後期果實就會很小,甚至落果。所以通常情況都會採取人工授粉,也可以避免因天氣因素的影響,提高授粉的質量,以保證獼猴桃的產量和質量。

    所以農戶想要保證獼猴桃高產,應該從前期中期後期都要時刻監督,特別是授粉階段,容易受到天氣影響,一旦雨水較多,一定要採取人工授粉。而且要懂得取捨,即使疏花疏果,這樣才能保證獼猴桃的質量和產量。

  • 2 # 綠農生態果園

    都江堰是中國最早人工栽培獼猴桃的三大地區之一,這三大產區分別包括四川的“都江堰市”、“蒼溪縣”和陝西“周至縣”;其中在1200年前都江堰道家便開始利用獼猴桃釀製茅梨酒即“洞天乳酒”來養生保健了。

    作為全世界最大紅陽獼猴桃原產地的種植者,我有理由發表我對獼猴桃落果現象的一點看法和認識。獼猴桃落果現象一般分為:(1)授粉不良。(2)樹體營養不當和不良氣候引起。(3)病蟲害所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公不愛你的十大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