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性商戰誠哥

    有句話說的很好:

    你如果不能照顧孩子一輩子,

    就不要讓孩子養成被照顧的習慣。

    真正的愛是需要手段和殘酷的。一味的好,只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和習慣,最後把孩子都培養成了高智商的低能兒,逆商和情商極度脆弱,抗打擊和抗挫折的能力極差。

    父母到底應該如何培養孩子?

    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父母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用自己的學習和夢想,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父母如果整天吵架,孩子的脾氣就會變差。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都是相互塑造彼此,推崇彼此,孩子才會尊重父母。

    很多父母最容易犯的錯,就是相互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這樣就造成了孩子的價值觀扭曲,有的父母自己的自我管理都不夠,自己身上很多缺點,孩子就會學習這些缺點,所以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老師。

    再有就是要從小立規矩,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孩子從小小錯不管,長大就必然會犯大錯,小時頂撞父母,長大就會失去對社會的敬畏感,容易犯大錯。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記住,大愛無仁,真愛是帶著殘酷的,孩子犯錯,一定要有處罰,這樣才能讓他明白,別犯罪,犯罪即被罰的思維模式。

  • 2 # 陳大頭瓶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句話說出了多少家庭的現象。可能部分父母不以為然,覺得我家寶貝就是得這樣寵。其實是大錯特錯。

    一個人如果沒有獨立能力,創造能力,也許他在社會就無法好好生存。普遍現象就是父母寵著孩子,不讓受苦,不讓受挫,做什麼事有保姆就行了,有助手就可以了。這種行為其實是一點一點在讓孩子變廢。打個比喻,一家公司招聘你進去工作,你在裡面每天不幹活,敷衍度過,老闆就如你父母,他也不管你,任憑你虛度光陰,你覺得很好,每天很輕鬆,又不用動腦;一旦你離開這家公司你會發現,你什麼都沒學到,從起步兩年,兩年後還是起步中。你是在浪費青春。所以作為父母這種矯情行為直接影響孩子以後生存,發展的。

    我一直以來覺得我媽媽的教育方式很好,小時候她很兇,我覺得我媽媽太兇了,我比較不喜歡這樣。長大後發現,我自己出來不管做什麼都好,我都可以用自己雙手去創造,我會做飯,會洗衣服,買東西等一切家務,我還會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自己。所以,人,不能失去本能,也不能因為父母的寵愛而讓自己陷進以後發展的缺陷。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史上支援變法的人都沒有好結局?類似商鞅,張居正,然而為什麼他們的變法卻保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