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篇非一律
-
2 # 證悟5003
古人云,十個痛經九個瘀,也就是說,痛經基本上是因為月經有瘀血所導致,而月經有瘀血的人,大部分腎陽虛,這類人大多喜熱畏寒。痛經時,喝點紅糖和乾薑熬的水,就會得到暫時的緩解,為什麼我說要用乾薑呢?因為乾薑乃是母姜,母姜的熱性比當年的鮮姜要大,效果會更好,當然,沒有母姜用鮮姜也可以。但是,如果想要根治,還是需要服用補腎陽虛的中藥,把腎陽補起來,加上行氣化瘀的方法治療,方能永不再犯。
-
3 # 中醫二羊
痛經的痛跟怕他的痛病機都一樣。不通則痛,不榮則痛。不通又血虛痰溼最多見,氣滯血瘀,氣虛血虛,寒凝血瘀,寫些都是導致痛經最常見的病機。當然病因無非情志引起氣滯,氣鬱,生活飲食引起寒凝,長期不良生活習慣引起虧虛~~~這些都是病因
-
4 # 藥療君
凡是女性在經期及其前後出現週期性的小腹疼痛,都被稱為“痛經”。從西醫的角度看,痛經有些是原發性的,就是找不到具體的病變部位的;還有些痛經是繼發性的,是由具體的婦科病症引起的。
中醫則將痛經的病因病機,大致劃分為4類:
1、氣滯血瘀證,主要是由於情志不舒,肝鬱氣滯、血行受阻,經血滯於胞中而生腹痛;也可能是生產後餘血內流、蓄而成瘀,不通則痛,導致痛經。
2、寒溼凝滯證,是由於久居溼地、或者是由於經期淋雨,或者是產後受到溼邪,導致的寒溼客於胞宮,血為寒凝、寒凝溼滯,行經時氣血壅滯、不通則痛。
3、溼熱蘊結證,是由於行經、產後,溼熱之邪內侵,或者內蘊溼熱與血相結,溼熱蘊結而阻滯胞宮,從而引起的痛經。
4、肝腎虧虛證,是因為平素體虛,或者是多產房勞,或者是大病之後,損及肝腎,氣血虧虛,胞脈失養,不榮則痛。
中醫認為,需要辨別疼痛發作的時間、程度、性質,區分寒、熱、虛、實,才能對症施治。痛在經前或者經期,多為實證;痛在經後,則多為虛症;疼痛比較劇烈的,多為實證;隱隱作痛的,多為虛症;刺痛的多為血瘀,脹痛的多為氣滯;冷痛、得熱痛減的,多為寒證,灼痛、得熱痛增的,多為熱證。
根據以上的原則,辨別痛經的病因病機,然後才能對症下藥、治療痛經。
回覆列表
痛經是一種自覺症狀。痛經係指月經期及月經前後感到腹痛,腰痛者,甚者劇痛難忍。痛經又分為原發痛經與繼發痛經兩種。 病因病機: 本病主要病理為氣血執行不暢,分虛實兩類。
一,實證:
㈠氣滯血瘀: 肝氣不舒,氣機不利,使氣不能運血,致經血滯於胞中而作痛。
㈡寒溼凝滯: 經期淋雨,涉水感寒,或久居溼地及經期過食生冷,寒溼傷於下焦,客於胞宮,經血為寒溼所凝,執行不暢而作痛。
㈢血熱瘀結: 子宮本身炎症及盆腔附近臟器炎症,長期發熱,熱則血沸,熱亦傷陰,陰耗則血滯。
二,虛證:
氣血虛弱,平時氣血不足,或大病久病氣血受損,經血執行無力亦可導致痛經。
三,辯證要點:
㈠ 本病的特徵是小腹疼痛,因疼的時間不同,辯證亦不同,經前痛多為實證,經期痛或虛或實,經後痛多為虛證。
㈡痛的部位: 小腹正中多為寒溼凝滯,少腹兩側或一側,有時牽連胸脅背部多為氣滯血瘀。
㈢痛的性質: 刺痛為血瘀,絞痛為寒;隱隱作痛為虛,持續作痛為血滯,時痛時止為氣滯;痛重於脹為血瘀,脹甚於痛為氣滯;得熱痛重為熱,得熱痛減為寒;拒按為實證,喜按為虛證。
㈣經血的顏色: 血色淡為虛,色紫為血熱,黑為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