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觀粉碎機
-
2 # 伯延
我認為司馬光是一個正面人物。
第一,司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70後,80後的人一定都在小學課本中學過。那時便覺得他好聰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司馬光給我們留下了史學鉅著《資治通鑑》。
司馬光領導的保守黨和王安石領導的革新黨對抗,雙方都曾一度失勢。就在保守黨失勢的期間,司馬光完成了這部著作。
《資治通鑑》是一部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久的中國古代編年史。司馬光以無比的魄力和高瞻遠矚,率領知識淵博的史學專家,完成了這一曠世鉅著。
假設沒有司馬光,即使我們今天有他哪樣的能力,史料失散,也不可能完成這樣的鉅著。
再說,司馬光和王安石的鬥爭,只是政見不同的鬥爭,是君子之爭。
因此,我認為司馬光是一個正面人物。對中國歷史是有功的。
-
3 # 佩笙雕塑
就像一個人從小長大,他的理想和主義,是不是一直在變化?你不是一個思想家,就只能被動的接受現實社會這個大染缸的洗禮!我們要用今天的眼光評判司馬光,要看司馬光到底站在哪個階級的立場上?這已經不重要了,從司馬光對後人做的貢獻來說他是一個合格的史學家。
其實關於司馬光是不是正面人物是一個非常宏大的題,並不能用現有的標準去套用斷定他是正面的,或者就是非正面的。
首先從個人來說,司馬光作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其個人應該是正面的。從小我們就讀過描寫司馬光的《司馬光砸缸》(且不論是不是史實),都知道了那個思維靈敏,愛護朋友的神童。
在司馬光其後的政治生涯中,他做事用功刻苦勤奮,有“日力不足,繼之以夜”的說法,為官公正。邵雍說其:“君實腳踏實地人也,君實九分人也”,可以講是非常正面的、高尚的評價了,而且其主持編寫《資治通鑑》,亦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大的貢獻。 如果說這樣的人都不是正面人物,那麼古代官員還有幾個正面的?
但是,我們從國家政治來說司馬光是守舊派,和當時主張變法的王安石是相對的,甚至不遺餘力的打擊變法派。其稱變法派曰: “舍是取非,興害除利”,“名為愛民,其實病民,名為益國,其實傷國”。
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顯然當時的王安石才是正確的,沒有王安石變法支撐的那幾年光輝,北宋怕是要滅亡的更快更決絕,這就把司馬光推向了對立面。
但是司馬光他不愛國麼?他不想北宋好麼? 並不是,我們可以相信司馬光同樣深深愛著北宋和他的民族,只是因為個人眼光侷限讓他成為了守舊派,同樣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所以到這裡,司馬光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呢?怕是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同樣也取決於個人對“歷史”兩個字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