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廣運漁夫

    這個問題要看學習者的身份,如果是成人,個人感覺應該從一些自己身邊的歷史讀物,特別是一些有意思的書籍雜誌開始讀一讀,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會越讀越有興趣,有了興趣想學不好都不可能。如果你的身份是中學生,面臨學習和考試的壓力,就必須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竅門,歷史是一門人文學科,具有時序性和階段性特點,從歷史學素養的角度出發,重視時空觀,梳理微觀史實,把握歷史發展脈絡,突出家國情懷,這樣就抓住了學科學習的命脈。

  • 2 # 待到鹹魚翻身日

    歷史學習其實是很難的,因為有他的背景,想要系統的學習歷史,首先要研究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不然只是瞭解一些歷史故事,不能瞭解背後的歷史邏輯,以上是自己一點意見,大家共同探討。

  • 3 # 鋤揚軒

    學習歷史該從何入手?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

    從問題本身看,提問者最起碼是高中以上學生,或者是突然對歷史感興趣的社會人,應該具備較強的文字功底和較深的思想基礎。“從何”“入手”,這兩組詞很有意味,不簡單。提問者的水平已經很高了,別人怎好回答好?

    歷史是什麼?就是過去的人和事。過去的東西誰能說清楚呢?可能有人說,讀史書啊。但史書可靠嗎?史書既然是人寫的,就必然是按照個人思想和意志去觀察,不可避免帶有個人主觀色彩。

    所以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但歷史是不是就虛無或者不可信了呢?

    非也

    因為歷史的脈絡是清晰的,事件是真實的,人物是客觀的。儘管,每個人的解讀可能不一樣,但他就在那存在著,真實地發生在過去。所以,才需要研究,這或許就是歷史的最大魅力吧

    怎麼入手呢?

    首先,儘可能讀正史,或者名家修撰的作品,比如錢穆等史學家。

    其次,站穩立場,研究歷史必須要站穩唯物史觀,要儘量用事實說話。

    再次,研究分析,歷史事實是需要研究分析和考證的,要培養自己的方法。

    最後,運用系統思維,歷史不是割裂的,跟現實和未來是一個有機聯絡的整體。讀懂歷史就能明理當下、預知未來。史學家是很偉大的。

  • 4 # 一隻養生喵

    首先要培養興趣,只有對歷史有興趣才能學好歷史,然後要有規律的去學,對應朝代有那些典故,有那些大事情發生,要有所瞭解,然後還要區分年代,年代容易混淆,最後就是經常熟悉鞏固,有時間就要看一看,加深印象。

  • 5 # 不吃魚的大臉貓

    對於這個問題,不妨看看前輩學者學習治學的經驗,推薦閱讀參考嚴耕望的《治史三書》,其中有很多寶貴的意見和經驗。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前輩同行的學習、治史的方法有龜鑑之功,此書很值得一度,特別把書的目錄摘錄出來,可見其內容之廣泛,針對之具體。

    治史經驗談

    序言/

    一 原則性的基本方法/

    (一)要“專精”,也要相當“博通”/

    (二)斷代研究,不要把時間限制得太短促/

    (三)集中心力與時間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點”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風搶進/

    (四)要看書,不要只抱個題目去翻材料/

    (五)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書,說人人所未說過的話/

    (六)其他幾點意見/

    二 幾條具體規律/

    (一)儘量少說否定話/

    (二)不要忽略反面證據/

    (三)引用史料要將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斷章取義/

    (四)儘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後期改編過的史料/

    (五)後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為正確者,但須得另一更早期史料作證/

    (六)轉引史料必須檢查原書/

    (七)不要輕易改字/

    三 論題選擇/

    (一)具體問題與抽象問題/

    (二)問題的實用性/

    (三)大問題與小問題/

    (四)自己能力與材料情況/

    (五)檢查論著目錄/

    四 論著標準/

    五 論文體式/

    (一)常行體/

    (二)綱目體/

    (三)綱目變體/

    (四)複合體/

    六 引用材料與註釋方式/

    (一)引用材料方式/

    (二)註釋方式/

    七 論文撰寫與改訂/

    八 努力途徑與工作要訣/

    (一)立志與計劃/

    (二)工作要訣/

    九 生活、修養與治學之關係/

    (一)健強身體、健康心理/

    (二)一心力、惜時光/

    (三)淡名利、避權位/

    (四)堅定力、戒浮躁/

    (五)開闊胸襟/

    (六)慎戒執著/

    治史答問

    序言一/

    序言二/

    一 我研究歷史的興趣是怎樣引發的/

    二 我在中學大學讀書時代的課外閱讀/

    三 我對於政治制度史的興趣是怎樣引發的/

    四 我對於歷史地理的興趣是怎樣引發的/

    五 我的研究重心何以放在唐代/

    六 我對於上古史與考古學的興趣/

    七 宋史是青年可大展拳腳的園地/

    八 我對於唐詩史料的利用/

    九 我今後的撰述計劃/

    十 研究歷史不要從哲學入手/

    十一 研究中國史不必要從中文入手/

    十二 社會科學理論只是歷史研究的輔助工具,不能以運用理論為主導方法/

    十三 “無孔不入”、“有縫必彌”/

    十四 目錄學與校勘學/

    十五 年齡與撰述/

    十六 前進與落伍/

    十七 史學二陳/

    十八 通貫的斷代史家——呂思勉/

    十九 翻譯工作的重要性/

    二十 我購藏書刊的原則/

    二十一 我對於中國通史講授的幾點意見/

    附錄一 嚴耕望先生訪問記(黃寬重)/

    附錄二 《唐代交通圖考》序言/

    錢穆賓四先生與我

    序言/

    上篇錢穆賓四先生行誼述略/

    下篇從師問學六十年/

    附錄一 我與兩位王校長/

    附錄二 我對傅斯年孟真先生的感念/

    附錄 中國史學界的樸實楷模——敬悼嚴耕望學長(余英時)

    ----------------------------------------

    這部書的好處是有大的原則,有細小的例子供理解之方便;有具體的個人治學成長經歷的完成展現,有名家的諄諄教導以身示範,也有多年總結的心得感想,得其神韻可以很好的去讀書、求學、撰文,可謂是史學入門必備必讀的良好工具書。

    《治史三書》內容很豐富,涉及到讀書的方法、治學的基本原則、寫論文選題技巧、論文格式、人生與學術關係、工作方法等等。第一部分可謂是史學入門手冊,寫的都是具體的小問題卻切中要害,是初入門的人所需要了解掌握的基本內容,在行文中舉出豐富的史料和自己論文的例子進行解釋,使得這部分很有針對性。

    我覺得全書最精華的部分還是第二部分,就是問答部分,這部分有21問,靈活多樣的問題和睿智的回答使得史學躍然紙上,是嚴耕望先生治學研究畢生的回首,也是與青年人的交流分享,最具有參考性。很多問題都是初學者容易犯的和關切的,這部分有答疑解惑,開門見山的功效,也是難得的以身示範。

    第三部分是作者本人的學術人生的回顧,是回憶反思。這一部分對於青年求學讀書也有啟迪思想、引導探索的功用,更多是個人情感的抒發。

    因此這部書體系完備,文筆簡練而內容實用,值得初學者按圖索驥,以此為治學門徑去探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真的不粘人卻很戀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