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oshua射手男
-
2 # realfish
孔子一生有四次見到老子,第一次見時孔子才17,而最後一次見已經51歲了,他每次見面問的都是同一個問題,`問禮`,過了三十年,每一次回答的都不一樣,每次見面兩人之間彼此都不贊同彼此的觀點看法,但老子的回答卻解決了世界性通用問題,解決人生問題,所以,孔子心裡其實是敬佩他的。
-
3 # 至小無名
孔子問老子,什麼是禮。這既是挑戰,也是問道。
老子的回答為什麼每次都不一樣,是因為老子聖人無心。孔子去問,問的時候老子就是孔子心。
而孔子每次去,思想的成熟程度不一樣,老子的回答當然就不一樣。那是因為孔子自己而變化的,是孔子的同一句問話,實際上站在了不一樣的高度,相應的回答,就不一樣了。
孔子還是有勝負心的,進步了,總想試試老子的深淺。結果老子本來就沒有深淺,所以任何情況下都能幫到孔子,傲氣而來,服氣而去。
這就是聖人氣度。
-
4 # 夢迴往事醉亦逍遙
這也許就像我們吧,年輕的時候聽一首歌,有年輕的感慨,等我們成熟了,在聽同一首歌,卻已經不是那時候的理解方式了
孔子挑戰的是老子的道家學說,而不是老子這個人。
孔子的儒家學說講究“禮”,而老子的道家學說講究“”隨性”、“無為”。他們的學說可謂爭鋒相對。但是他們並不討厭彼此,恰恰相反,他們很欣賞彼此,他們是亦師亦友的關係,雖然交集不多,但他們仍然欣賞彼此,可謂“君子之交淡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