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朗風習習

    中國古代帝王常常會在登基、更換年號、立皇后、立太子等重大喜事的時候;或者遭遇大的天災人禍時,常常會頒佈赦令,赦免一批罪犯,這種行為就叫做大赦天下。

    一般來說,當皇帝覺得自己的統治不太穩定時,大赦天下的頻率就會比較多點。

    但是經過了漢昭帝和漢宣帝之後,到了漢元帝時期,天下已經是太平多了,司法也相對比較完善和公正了。如果漢元帝還繼續大赦天下,也沒什麼必要了。

    然而,漢元帝卻時常將大赦天下這種權益當做了自己學習司法的典範,每年無論遇到什麼喜事都大赦天下。初衷雖然是好的,給了老百姓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但是,由於漢元帝經常大赦天下,使得那些犯罪分子今天犯法,不久又被大赦出來,這樣長期下來,那些違法犯科的人並沒有減少,反而還越來越多。這些違法犯紀的人,心裡想,反正會有機會放出來,沒什麼怕的,所以出來後又繼續幹壞事。

    漢元帝喜歡大赦天下,也與他的性格有關。他性格“柔仁好儒”。當他還是皇太子時,看他的父皇動不動就用刑罰懲治下屬,殺害了許多大臣。就曾經對父皇委婉地說:“陛下使用刑罰略有點過分了,應該多多重用儒生。”漢宣帝聽了,長嘆一聲道:“亂我家者,太子也!”

    正是因為漢元帝喜歡儒術,為人柔和,在位期間又寵信宦官,所以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西漢開始走向衰落。

    因此,匡衡認為,漢元帝應該要做的並不是什麼經常大赦天下,而是要讓這些作奸犯科的人得到警告,建立一套完好的國家制度,任用忠良,提倡大仁大義,使高尚的品德在京城發揚光大。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國家強盛,讓人們安居樂業。

  • 2 # 彭小蝦的視界

    我是彭小蝦,我來回答。漢元帝尊儒術,性格懦弱。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對父皇一些行為有意見。他覺得治國應施仁義之法,不應過於嚴厲。經漢昭,漢宣中興之後,國家基本太平。漢元帝為了使自己仁義形象展現出來,選擇大赦天下這種權宜之計。

    連年大赦,天下百姓連連稱道。但是大赦效果有些尷尬,常有今日大赦,明日犯事,後天再入獄的情況發。當時匡衡大膽進諫,一針見血指出漢元帝這種措施治標不治本,其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改變當下的社會風氣。用現代人的話就是改變一切向錢看,唯利是圖的社會之風。

    因此,張衡進諫漢元帝大力弘揚教化人心之法,制定相應刑法,嚴懲罪犯。並強調只有兩手齊抓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當然,漢元帝最採納取了匡衡諫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字密集恐懼症該如何克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