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D90405271

    當劉邦把韓信從楚王降為淮陰侯帶到京城,韓信就在劉邦的完全監控之中,此時韓信的處境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若韓信從此閉門謝客,不與外界人來往,在家中或整天飲酒作樂,或讀書練字,或煉丹服藥等,若遇劉邦召見,則恭恭敬敬隨侍左右。如此日久,劉邦認為韓信已死心,戒心漸除,這樣韓信可以享受地位尊榮的一生榮華富貴。然韓信卻並不安分,當劉邦試探時他卻鋒芒畢露,同時韓信又和封疆大臣關係曖昧,這使劉邦覺得韓信心有不甘,於是戒心大起,韓信的命運就確定了。至於韓信找藉口不入未央宮,那韓信很快會在家中被捕,因為韓信沒有兵權,調動不了任何軍隊,所以去未央宮也許是較體面的選擇吧。

  • 2 # 國史春秋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用在韓信身上最合適不過。垓下之戰結束後,劉邦就奪了韓信的帥印,並且一貶再貶,最後還淪為了一個整日借酒澆愁的淮陰侯。最悲催的是,還被劉邦放在眼皮底下看著,他的言行舉止、及任何風吹草動,劉邦明察秋毫、瞭如指掌。因此,如果韓信想要改變備受煎熬的處境,只有兩條路可走:一、鬱鬱而終,或等待劉邦找個莫須有的理由治罪。二、挺而走險,主動去找尋一線生機。

    韓信選擇了後者,因為他覺得自己前半輩子縱橫捭闔、所向披靡,後半輩子不應該活的這麼窩囊。於是當陽夏侯陳豨前去趙國赴任時,韓信拉著陳豨的手,仰天長嘆,並說了下面一番話:“你有話對我說嗎?我有話跟你說。您住的那個地方,精兵雲集;而您是陛下的寵幸之臣,如果有人說您要反叛朝廷,陛下開始一定不相信;再有人告,陛下就要懷疑了;如果有人第三次上告,一定會激怒陛下,對你興兵討伐。我趁此為你做內應,天下可圖。”

    公元前197年,陳豨果然造反,劉邦率軍前去征討,韓信照例稱病不從。劉邦走後,韓信就積極謀劃用矯詔赦放官奴,派兵偷襲皇宮,誅殺呂后及太子,為陳豨內應。後來整個計劃被韓信舍人樂說的弟弟向呂后提前告發,呂后大驚失色,急忙召蕭何商量對策。於是蕭何找到韓信說,陳豨兵敗被殺,請他到朝中慶祝,韓信心中慌恐,無法推脫,只好隨蕭何前往。沒想到剛踏入宮門,就被武士束縛,之後被吊在長樂鍾室殺死。

    那麼如果韓信不入宮,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

    如果韓信不入宮,呂后就失去了主動權,她和太子的性命難保。呂后之所以誘騙韓信入宮,並且還派韓信最信任的蕭何前去實施計策,就是因為在生死攸關之際要做到萬無一失。所以,即便韓信不入宮,呂后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並且還會採取別的應對措施。而當時劉邦可能把京城的精銳禁軍都代往了前線,於是皇宮守衛空虛,要不然呂后就會大張旗鼓地派兵去誅滅韓信了。如此一來,形勢對呂后極為不利,漢朝的歷史有可能還會被改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為什麼一生都在用火攻,那麼他離了火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