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精準溝通
-
2 # 松樹lasabc
我們可以從內外來說自律和他律:
內心裡抗拒自律就會在外境裡吹捧他律;
內心裡遵從自律,就會在外境裡放下對他律的嚴格態度。
人本就是己所不欲更易施於他人的動物,
你看那望子成龍的父母,真實可憐,
出於自己的失落感而想從孩子身上謀求自豪感。
典型的自律失敗而強求他律。
-
3 # 乒乓球804
我經過長期的觀察與思考,終於在思想哲學領域發現了“新大陸”——所謂的“自律”,就像沙漠裡的Phantom,純粹是謊言!
我認為:一個人的行為,完全是他律的結果,而不是自律的結果;也就是說,“自刀不能削自把兒”,自己不能對自己發力。
人類的天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一個人意識到闖紅燈會受到懲罰,他就會遵守交規;如果一個人感覺以前闖紅燈都沒啥事(他律不嚴),他就可能違反交規——這兩種人,沒有一個是靠自律來決定自己行為的,都是他律在決定他們的行動。
由此可見,所謂“廉潔自律”就是一個笑談!全世界兩袖清風的官員,有一個廉潔是因為自律的緣故嗎?沒有!全是他律的結果。大量的事實證明:他律尚且不能風清氣正,更何況自律乎?
我們進一步來說,宇宙中的任何一種事物的形態,全是他律的結果,更與自律無關。一塊石頭從山上滾下來,是他律;地球的執行軌跡,並不能自己決定,它是由太陽、月亮以及日月以外的天體決定的,這也是他律。
記得馬克思曾說:一個人是其社會關係的總和。偉人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自然界。
繞了半天,就是:和諧的社會只能依靠他律(互相制約),而決不能依靠自律(牧師勸善);這是由人類的天性決定的!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自律和他律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在探討之前,我們很有必要了解清楚到底什麼是“律”。
所謂律,就是規律。引申為按照規律的要求做事。
自律就是自我要求,按照規律要求做事。
他律就是按照外界的要求做事。
通常來說,一個人在未成年時期,甚至到30歲以前,由於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不夠,自律能力通常相對較差,此時他律對個人的影響可能更大。他律佔主導。
此時,個人會感覺缺少自由。
成年或者30歲以後,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逐漸加深,自律能力也在不斷提升,自律慢慢的就會變成主導。
但具體而言,人與人的差異非常大,有的人從小自律性就很,有些人成年以後依然自律性很差,到底是自律還是他律起主導作用,因人而異。
對個人而言,自律性越強,自由度越高,幸福感越高。
幸福從自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