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來自Sun深處
-
2 # 來看世界呀
不可能。沙子就在河邊、海邊、沙漠,你在裡邊嗎?顯然不在。人類探索宇宙可能只有比較小的範圍,但不意味著宇宙在一粒沙礫中,沙子就只是沙子而已。
懷疑是好事,但如果無盡的懷疑就會陷入死迴圈,我們生活於沙子中,這顆沙子又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空間,還是在另一層意義上的沙子中?那那顆沙子又是什麼樣的,無窮無盡沒完沒了。科學研究目前應用的方法是,用已知去推測未知,以人類觀測到的宇宙範圍去定義整個宇宙。利用歸納總結出的自然現象原理,來研究整個宇宙。
這種研究方法沒辦法證實,怎樣保證人類沒有觀測到的宇宙和人類觀測到的宇宙在物理性質、天體執行現象一致,硬去證明這種“自然齊一性”就需要給出假設也會陷入死迴圈,沒完沒了,科學研究也就沒辦法進行下去。所以,用歸納總結已知區域的現象去推測未知區域是科學研究中必須的。
沙子就是沙子,宇宙就是宇宙,我們目前的觀測到的就是這樣,不用試圖去證明。
-
3 # mulin30311368
極端空虛無聊的問題。如果你認為都是人類在瞎折騰,根本不存在。那你就當自己不存在好了。沒有必要在網上刷存在感。
其實,包裹我們的只是見聞、經歷,並不是肉身,也不是世界。
魂識不在肉身內,也不在外;魂識與肉身是相染的,與世界也是相染的。
真正的魂識如同光,不能剪斷,也不能傷害,無可毀滅也無可再生。
若靈魂與肉身相染,糾纏,會與肉身的經歷產生共鳴……這就像是:水滲沙。
溼沙,能分割,能摔碎;但若將沙子完全烘乾,沙又變得不容易摔碎,而蒸出的水氣也不分彼此。
只是水不再是和沙相混以前的水,可又安知不是水的本來面目呢?
吸入空氣再撥出也改變了,有誰問過空氣,願意用哪種方式存在?
共性就擺在那裡,不悲也不喜。
分射到不同的肉身中,如針如絲又不截斷共性。不同性格是那如針如絲的末端,在總部,靈魂是共同執行的。
人生的顛峰,莫過於工作不為餬口,而為愛好!做喜愛的行業,能激發對生命的熱情!
宇宙的演變是因智慧的轉換,智慧因須要而產生碳氧生物,人的智慧不斷增長又完善集體虛空智慧。
是智慧在推動宇宙變化,人類的智慧也參於其中!
肉身只是載體,我們每一個人的情緒在參與宇宙變化。一邊融入一邊思索,是最好的;若暫時沒有熱愛,不如享受安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