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以木瓜

    春道生,萬物榮。夏道長,萬物成。秋道斂,萬物盈。冬道藏,萬物靜。靜,左青右爭,青為初生之顏色,爭為堅持之意。因此靜之意為堅持初心本色、不受外界因素干擾。

    靜之意已明瞭,那麼該如何開啟靜之門呢?人生總是伴隨著快樂與痛苦、憂愁與怡悅、失去與擁有,紅塵俗世之中該如何靜下來?心中無物為虛,念頭不起為靜。靜是在思想和意識高度集中的基礎上出現的瞬間清醒,此狀態極為輕鬆、舒適、安逸。靜是在有意識的鍛鍊中,在無意識的狀況下形成的。靜有高低、深淺之分,靜要避免主動去追求,因為追求本身就是一種干擾。

    靜,以一念代萬念,渾渾沌沌,恍恍惚惚。《道德經》中有描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恍惚是一種心性光明的境界,與天地自然同步,是靜的高階狀態。

    靜是一種修煉,超脫名利,光明坦蕩,從善重德,心頭唯一線靈明耀目。人生而靜,天之性也。“靜”原本是人的天性,生於紅塵之中而染上了“欲”,故須透過“無慾”之修煉,方能重新獲得“靜”的境界,謂之無慾故靜。“無慾”是獲得靜的重要條件,無慾之靜則為人生最美好、最智慧的狀態。

  • 2 # 原野小草yu

    “靜”蘊藏著幸富的幢景:心靜能產生無窮的創造力,改造自然,創造輝煌:環境優靜,青山綠水,心情愉悅,健康快樂。

  • 3 # 和_子

    要如何達到真正的靜,說容易是非常的容易,說難比登天般還難,為什麼要如此般說呢?楞伽經雲:【本起清淨】。本來就是清靜的,為什麼還去找清淨?如法華經中,力士本有如意珠,本來就在額頭上,還要到處去尋找。六組壇經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再的說明,我們人本來就是清淨的。有人會問那我們今天為什麼沒有,真正的靜呢?時常的會煩。問題又出在那?大乘起信論雲;【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一切的煩惱,一切不安,很顯然都是自心的顯現,一切都是心生,是自心有的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有,或者是沒有,人們因有了煩惱與不安,心中才無法達到真正的靜。

    佛經中一再強調,煩惱即菩提,一切煩惱,畢竟空,是寂滅,好好的研究一下,煩惱不安導致了心的不靜,煩惱不安,到底又是什麼?是生滅的現象,它不是有,存在的,永恆的,不生不滅的,才稱之為有。現象與,實有,是完全不同類的。人們把生滅現象認為是有。是人們無法達到真正的靜最大原因,六組壇經雲。【風動,幡動,是仁者心動】。

    常年累月的,心識頭腦認知,錯誤的認定,一切生滅現象為實有,為真實。一時之間還真不容易,改。故自我唯有在生活的點滴中,時時的告知自己,警惕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修正,一步一腳印的,踏踏實實的去實踐,力行,本有的清靜,本有的靜,必自會慢慢的顯露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狗的人,有什麼時刻是覺得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