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樓萬里
-
2 # 迷途加菲
“不會讀書的人只活過了一次,會讀書的人,活過一千次人生”。
在美國作家威爾.施瓦爾貝的著作《為生命而閱讀》這本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句話。的確,讀書極大的豐富了我們的人生。
向書尋求幫助
威爾.施瓦爾貝說:“回顧我的一生,我一直因各種原因向書尋求幫助。希望它安慰我,逗我笑,能讓我分心,帶給我知識。”
近兩年的密集閱讀讓我也深有此體會,雖然如今的 網路已經發達到只要在搜尋引擎輸入想解決的問題,點選回車,只需一秒就會跳出數十頁甚至幾十頁相關答案網頁。但是,正如作者所說,關於幸福、痛苦、意義和目的,有關如何讓生活的問題,卻是搜尋引擎給不了我們的。所以經過近兩年的密集閱讀,也養成了不論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想要找不同的書,希望可以給我答案。而久尋不見之後的不期而遇則是一大快事,這也是網路給不了我們的。
“閱讀是一個避難所”
現代生活中的我們很忙,卻不知所謂,我們很害怕錯過卻又總是無法避免錯過。於是我們焦慮、煩躁、甚至抑鬱。讀書則可以緩解這一切,可以幫我們沉澱心情,讓我們泰然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煩惱甚至麻煩,避免傷害。
《大衛.科波菲爾》中年幼的大衛在遭到繼父的虐待和責難時,只要一讀書就會忘記傷痛,忘記生活中的一切不快樂。我們在心疼大衛時也慶幸,幸虧有讀書可以慰籍這個幼小而受傷的心靈。
毛姆也曾經說,培養閱讀的習慣能夠為你編造一個避難所,讓你逃脫幾乎人世間所有的悲哀。
為生命而閱讀
在不知不覺中隨著讀過的書中經歷了不同的人生,我經歷過《查令街十字84號》中美國女編劇海蓮和英國舊書圖書館弗蘭克因書結緣,歷時二十年書信來往未曾謀面的精神之戀;《雙城記》中為所愛之人獻出生命的神聖愛情;《月亮與奇蹟六便士》中年過不惑勇敢追夢的勇氣人生;走過了《我想傾聽你》的頓悟自省之路……
讀書,讓我的世界從此豐腴起來,令寂寞人生中有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更讓我的內心在不同的閱讀體驗中漸漸成長,不再無病呻吟,不再自怨自艾。讀書,讓我理性而平靜,豁達而開朗。
也許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透過讀書增加我們生命的深度。
回覆列表
痴迷於看什麼樣的書很重要,若是痴迷於賴以謀生的專業書籍,只能說此人以後賺錢能力會較強,能做個精通業務的專業人士;若是像我這般痴迷於古籍典章,不計時間成本啃大部頭文史哲的人,估計是因為求知慾過甚,大有搞清世間萬物本性之宏願,讀書有時會清苦,這是我的體驗;若是痴迷於網路寫手的狗血言情穿越小說,在其本人看來貌似也在體驗讀書,其實和堂吉訶德痴迷於騎士小說一個道理,百害而無一利,勸君早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