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發生在官渡之戰,袁紹親率大軍攻打曹操,拉開了三國一個重要的戰役,無論對於雙方還是整個天下的局勢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袁紹人馬眾多,糧草充足,曹操在這兩方面都要遠遠輸給袁紹,對於此次戰爭,曹操並沒有多大的自信。謀士郭嘉便提出《十勝十敗論》,列出了十項曹操能夠戰勝袁紹的依據,也因此堅定了曹操的信心。
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
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
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懾,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
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
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
紹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為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
紹見人飢寒,恤念之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
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
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
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公有此十勝,於以敗紹無難矣。
官渡之戰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袁紹最終的確敗在了郭嘉提出的這些地方,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袁紹出兵前,他手下的謀士中,只有田豐不同意,袁紹因此將他關入大牢,田豐認為袁紹只不過是外強中乾,曹操人少卻勢大,其實袁紹好幾次機會能夠戰勝曹操,都被他浪費了。雙方的兵馬列陣相對,許攸建議袁紹立即開戰,不要給任何機會,曹操以天子為幼兒,拖延時間,終於讓戰機有利於自己。後來許攸又建議袁紹兵分兩路,一路偷襲許昌,一路猛攻曹操的大營,只要由一處得手,曹操必敗,時候證明是對的。也被袁紹拒絕了。還把前面的失敗怪罪到許攸身上。此處正好是郭嘉說的“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袁紹最初不聽田豐的話,一氣之下把他關起來,後來又把失敗歸罪於許攸,不聽許攸建議,還要事後治罪,致使許攸投靠曹操,曹操還在洗腳,聽說許攸來了,高興的連鞋都不穿就跑出去迎接。這不正是郭嘉說的:“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
此事發生在官渡之戰,袁紹親率大軍攻打曹操,拉開了三國一個重要的戰役,無論對於雙方還是整個天下的局勢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袁紹人馬眾多,糧草充足,曹操在這兩方面都要遠遠輸給袁紹,對於此次戰爭,曹操並沒有多大的自信。謀士郭嘉便提出《十勝十敗論》,列出了十項曹操能夠戰勝袁紹的依據,也因此堅定了曹操的信心。
十勝十敗具體如下: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
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
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懾,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
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
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
紹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為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
紹見人飢寒,恤念之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
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
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
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公有此十勝,於以敗紹無難矣。
官渡之戰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袁紹最終的確敗在了郭嘉提出的這些地方,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袁紹出兵前,他手下的謀士中,只有田豐不同意,袁紹因此將他關入大牢,田豐認為袁紹只不過是外強中乾,曹操人少卻勢大,其實袁紹好幾次機會能夠戰勝曹操,都被他浪費了。雙方的兵馬列陣相對,許攸建議袁紹立即開戰,不要給任何機會,曹操以天子為幼兒,拖延時間,終於讓戰機有利於自己。後來許攸又建議袁紹兵分兩路,一路偷襲許昌,一路猛攻曹操的大營,只要由一處得手,曹操必敗,時候證明是對的。也被袁紹拒絕了。還把前面的失敗怪罪到許攸身上。此處正好是郭嘉說的“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袁紹最初不聽田豐的話,一氣之下把他關起來,後來又把失敗歸罪於許攸,不聽許攸建議,還要事後治罪,致使許攸投靠曹操,曹操還在洗腳,聽說許攸來了,高興的連鞋都不穿就跑出去迎接。這不正是郭嘉說的:“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