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鏡面

    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春節假期影響,產銷都會壓縮,已經公佈銷量的其他車企也大多“腰斬”,這一點不是上汽大眾獨有的;二是上汽大眾仍受制於晶片供應短缺,生產上也不可能全力以赴,這種狀況可能還會延續到3.4月;三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上汽大眾的市場信譽度是否大打折扣了,這一點是肯定的,Passat引發的信任危機並沒有因為A柱加強就得到市場諒解,Passat的銷量實際上也是因為價格出讓較大恢復了部分信心而已。但要說上汽大眾就此沒落為時過早,Lavida、TiguanL等車型依然具有著較強的市場號召力。

  • 2 # 馬與品牌

    應該分城市來統計,比如上海,每月車牌投放一萬多張牌照,目前外牌限行又加碼,等五月份工作日連內環都進不去,一部分人必然要拍到牌照後才買車,假設每月就只有一萬多輛滬牌購車需求,這對汽油車來講,購買需求何止是斷崖式,簡直是毀滅,當然不排除有人願意買了油車上外牌放家裡等週末開。新能源必然是無滬牌車主的剛需首選,其實購車總需求沒變,但開始從油車過度到電車,時勢造英雄。

  • 3 # 文力寶示

    TiguanL真心賣不了那個價格,完全是華人的面子思想。大眾車很多中級車都用雙離合,但大眾車在美國沒有一輛車是雙離合的,大眾也太欺負華人了。

  • 4 # 木頭SAPer

    去年就有訊息出來,說是整機廠出現晶片慌。最近我還特意問了下之前的大眾零部件供應商,真的都在減產了。這個銷量估計是大眾集團的內部市場分配造成的。

  • 5 # 游泳者星辰

    60/70後的人認品牌認進口或者合資品牌不認中國產品牌。到了80/90後的人慢慢的淡化品牌,認為中國產品牌也不錯特別是電動車。

  • 6 # TigerFlyV5

    外觀套了十多年娃,內飾落後十多年,大眾以前研究產品如何服務華人,現在研究如何減配坑華人!大眾現在就是汽車界的諾基亞,而且正在影響奧迪

  • 7 # 小飛哥M

    我是上汽大眾員工我們庫存快拉空了,原因就是晶片問題,並不是銷量問題。現在我們員工優惠購車都可能沒有了。不好意思不能如大家原了。

  • 8 # 李工談車

    1、2月趕上了春節假期,購車需求相對減少;

    2、上汽大眾由於Passat事件導致口碑受損;

    3、部分晶片缺貨,保供難導致產量受限;

    4、也有可能是上汽大眾主動清庫存,導致批發量降低。

  • 9 # MrZhou7316

    自認為20萬以上的大眾不值這個錢,橫行市場多年,簡配而廉價的零部件平臺造了那麼多年早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了,15萬以內比較合理。

  • 10 # 淵停嶽執

    老是把上海以外的人當鄉巴佬算計,上海佬自己的思維都僵化落後了,怎麼能做好產品,上海老實點做金融城市,產品應該交給其他重工城市了。

  • 11 # 劍導塵心

    上汽大眾是自己作死,如果問題是出現在小型車上,影響不會這麼大,畢竟Passat基本是他的旗艦車型,這車都有問題別的更差,所以慘是一定的

  • 12 # 當下佛心民生財經

    上汽大眾10-15萬老百姓買車最多的價格區間幾乎沒選擇,比如轎車,只有Lavida和凌度,兩箱車選啥?原來有個朗行停產了,其他外觀華人不太喜歡。Lavida外觀C柱玻璃弧形真醜,內飾檔位處沒有與中控一體化的美觀,凌度同樣如此,好在凌度外觀符合華人審美,三大件上,發動機及變速箱的匹配好像與華人要求有差異,所以有部分人想買這價格區間車望而止步了,改選其他了。當然,碰撞測試及簡配也受影響,桑塔納一直沒有最佳化長度,這車外觀特別前端太短與整個車身不匹配,猶如1.6米中國男人不帥氣,稍有外觀修長美要求就放棄了。其他太專業的不太懂,但現在汽車競爭之大,上汽並不是皇帝女兒不愁嫁了,不增加老百姓的可選擇性,就老三樣,可能最終會被消費者淘汰。

  • 13 # 一杯清茶182860292

    以前中國的中國產車不堪大任,所以進入中國市場較早的大眾汽車深受消費者喜愛,但是隨著其他國家車企分分進軍中國市場,再加上中國產車的不斷進步,中國消費者對汽車要求越來越高,大眾歧視中國消費者對行徑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唾棄,同樣一款車在中國就用便宜的雙離合,在美國就用AT,而且大眾在消費者不容易發現或者看不見的底盤和車身結構上不斷偷工減料,質量和安全性不斷下降的大眾,被中國消費者拋棄是早晚的事情

  • 14 # 煒護健康

    上汽大眾在保留大眾的原汁原味和選擇創新的路上沒有做好!反正我身邊的朋友都覺得大眾的話,一汽大眾的大眾味道比較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相親相的眼花繚亂,審美疲勞了,大家覺得找個什麼樣女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