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終究s過眼雲煙

    登月失敗是正常的,沒有哪個國家敢保證百分百成功,這世界上進行登月的國家屈指可數,技術難度很大,不想說出原因也是怕洩露技術亦使別人知道技術高或者低。還有就是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失敗了會打擊民族自信心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這件事難免會對民眾造成負面影響。至於原因自己知道並解決就行了,說出來弊大於利。

  • 2 # 閒看秋風999

    印度早就公佈了此次登月失敗是原因——著陸器動力系統出了問題——沒人可以“甩鍋”,只有自己承認。

    簡單說,印度的這次登月活動包括三個部分,也就是說由三個主要部件組成,即“軌道器”、著陸器、“月船2”這麼三個部分。

    這次失聯對就是著陸器,沒有按照預定方案著陸,而很有可能硬生生“砸”到了月球表面。

    著陸器的“軟著陸”像極了“垂直起降”的戰機,不過比起戰鬥機的垂直降落而來其全過程就要複雜得多,控制技術要求更高。

    不用非常專業的說法是這樣的:著陸器是分別安裝幾個功率不等的發動機,接近月球表面時,分階段或者時段分別關閉一個或者兩個發動機減速,最後全部關閉,讓著陸器自己慢慢下落,這就是所謂“軟著陸”。

    專業一點兒的解釋是這樣的:

    印度的著陸器安裝了5臺800N主發動機並環繞捆綁8臺50N姿態控制發動機,設計極為複雜。 在著陸器下降時,外側4臺800N發動機必須達到最大功率;

    著陸器懸停時,必須關閉其中2臺;最後軟著陸時,再關閉2臺,只啟動中央一臺800N發動機。 然後用捆綁的50N姿態控制發動機,對著陸器姿態進行條澤,最後緩緩進行軟著陸。

    整個過程非常複雜,一環扣一環,稍有不慎,萬一那一臺發動機出了問題,著陸器的速度或者姿態就會受到影響,失聯也是必然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子的“大招”猶抱琵琶半遮面,新手遊“保密測試”已經結束了!你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