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起源

    ▲低自尊

    從小遭受漠視的人,往往也會自尊水平較低,渴望得到表揚。

    因此,他們會將消費和他人的尊重感掛鉤,往往會吹噓自己的消費,迫切地與他人分享和炫耀,希望華麗的衣服和首飾能夠得到別人的讚美。但是這種消費帶來的自我價值提升感轉瞬即逝,於是,他們不得不繼續購買更多。

    ▲孤獨

    孤獨也是購物的催化劑。

    研究表明,當你在一段時間內感到非常孤單、空虛時,大型商場裡明亮的燈光、彩色的招牌、歡快的音樂都給人以愉快的刺激。美國的一則研究還發現,老年人中存在大量透過電視及網路進行過度消費的情況,這和這一人群的性質有關:孤獨、無聊,經濟實力相對較強。他們沒有地方可以去,沒有人說話,就呆在家裡買了大量無用的東西(即便是在兒女已經給父母購買了充足的生活必需品的情況下)。因此,許多欺騙性消費都把目標瞄準老年人群體。

    ▲焦慮

    你可能還記得,在經歷了一場失敗的面試,面對一件無法完成的任務,掛掉一個難纏的客戶的電話時,有多麼想要買點什麼來分散注意力,釋放壓力,安慰自己。

    2012 年針對美國和加拿大人群的研究表明,有強迫性購物行為的人,對情感的認知能力和對痛苦的忍受力都比較低,也就是說,他們比較“脆弱”。有一些購物狂是焦慮水平非常高的人,並且無法解決和控制那些在生活和工作中產生的問題和壓力。一些“被動攻擊型”的人也是強迫性購物者,他們無法發洩出負面情緒,會用過度購物來表達不滿。

    當然,在購物的狂熱過後,那些焦慮、憤怒、緊張的情緒並沒有真的消失,它們還在那裡。你可能反而會感到深深的失落、空虛和負罪感,並最終可能引發羞恥感。

    ▲抑鬱

    你可能很難相信,那些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的抑鬱病人,會是強迫性購物者。

    1997 年法國學者的研究證明,抑鬱症與強迫性購物的共病率非常高,在參與調查的抑鬱症患者中,近三分之一(31.9%)有強迫性購物行為。他們往往年紀較輕,以女性居多。這些人的抑鬱症複發率也比其他患者更高。

    誰都想快樂起來,而商業廣告上那些笑嘻嘻的面孔、溫情或歡樂的畫面都在傳遞一種資訊:購買我們的產品,能夠讓你快樂。當我們不夠快樂,又無法找到能夠讓自己快樂的有效方法時,看到貨架或網頁上琳琅滿目的商品的那一刻,你會產生一種錯覺:買下來,我就會快樂。

    ▲完美主義,過分在意自我形象

    “我太在意他人怎麼看待我了,我想要每個人都喜歡我。”因此,有一部分購物狂是社會屬性很強的人,他們希望在別人眼裡的自己是完美的,並且總想再完美一些,這也是引發過度消費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在農家吃過哪些用桃子做成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