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塞北劍容

    色空是一種形態,故色不異空。空色一種感知,故空不異色。空色是一種膠逐,故同色同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無空無色即為空,有空有色即為色。

  • 2 # 模糊黃金紅

    這是如來宇宙全景圖:

    空+色=如來

    這是如來恆等式(巨集觀)。

    引力子+光子≡中微子

    這是老子道恆等式(微觀)。

    空→引力子(空洞)

    色→光子(真空)

    舍利子→中微子

    這是中微子,中微子中光子和引力子就不能區分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由真空和空洞組成的宇宙(如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如來者本來就在那兒,不會到哪兒去。

  • 3 # 蛋黃人物

    相信網上隨便一查,能夠解釋的人不在少數,但能夠解釋好的人卻基本不在,我簡單說一下。你要懂得其語言模式,我把它擴充套件一下,你就能理解了。

    色不異色,空不異空,色不異空之色,空不異色之空,色即是色,空即是空,色即是空之色,空即是色之空,色空不二。

    印度人注重邏輯思維,這就是說把色空所有的情況都考慮了,將其數到窮盡。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講的是色空兩者之間,同種之異,為什麼要強調不異,那就是有人認為有異,這裡是假定有異,但實際不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講的是色空兩者之間,異中有同,為什麼強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為有人不認為色空是一樣的,先假設不一樣,最後論證就是一樣。你要是能夠深入到文字的內涵裡面,真的是妙趣無窮。

    最後補充一點,到底什麼是五蘊皆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那就是色不異空,受不異空,想不異空,行不異空,識不異空,同理,其他幾種模式也是一樣,這就是亦復如是的“五蘊皆空”,後面也說了“是諸法空相”,五蘊皆空即是諸法空相。

  • 4 # 夢露居士

    經常有人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其實後面還漏了半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樣意思才完整

    這句話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

    《心經》是般若類經典,講述的是諸法皆空、一切皆空的道理,雖然只有兩百多個字,但是言簡意賅,意蘊豐富。《心經》是大乘佛教空宗的精髓與核心,所以用“心”給它命名,就好像人的心臟一樣重要。

    而《心經》的精髓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一句話二十四個字。可以說這句話是大乘空宗思想的精華中的精華。

    這句話有兩個關鍵概念:色和空。

    什麼是色?簡單的說,色就是物質,就是人能看到的一切實在之物。

    “色不異空”的意思是,一切有形的物質都是虛假的。大家可能會疑惑,有形的物質是實實在在的,怎麼會是虛假的呢?

    比如我面前經過一位黑長直的大美女,人長得漂亮,身材又好,這可是活生生的人啊,我看不出她怎麼就空了。難道佛教高僧都是魔術師,能大變活人,把人變沒嗎?

    佛教認為,一切有形的事物都是由因緣產生的,就是由各種條件湊到一塊產生的,條件不存在了這個事物也就不存在了。

    比如,這位美女是她父母結合產生的。她能從一個小嬰兒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是因為飢餓時有父母的餵養,生病了有醫生的治療。她之所以這麼美,是因為父母基因好加上後天保養的好。她身材好則是因為她經常健身。她此刻能活生生的走過我面前,是因為我們周圍的氧氣無處不在。

    看來這位美女今天能出現在我面前,是無數因緣湊在一塊的結果。如果任何一個因緣不存在,可能這個美女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這個美女不是永恆的、獨立的存在,她依賴於其他條件而存在,這在佛教叫做“沒有自性”,因此是虛假的。

    “空不異色”的意思是,雖然事物都是虛假的,但又確實存在著。

    有人可能會想,既然一切事物都是虛假的,那我是不是做任何事都可以?反正都是虛假的嘛。

    比如我看到那位虛假的美女,能不能拿一根虛假的棍子,揍她一頓?如果我真這麼做了,美女一定會拿出一個虛假的手機,打一個虛假的電話,會開來一輛虛假的警車,下來一名虛假的警察,把我抓到虛假的派出所,讓我吃一些虛假的苦頭,可能我虛假的工作也會丟掉。

    所以,如果我是一個精神正常的人,哪怕我的佛學造詣再高,哪怕我把這世界看得再空,也不會這麼做的。這就是“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是,色和空是非一非異。我們既不能說事物是不存在的,又不能說事物是真實存在的。事物是虛假的存在,既虛假,又存在,這是中道。

    比如我看到那位美女時,不是先看到她的美,後意識到她是虛假的;也不是先認為她是虛假的,後看到她的美。而是既認為她是虛假的,又能看到她的美貌,而且看到她的時候不會產生對美貌的執著。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的意思是,佛教認為人是由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組成的,色指物質,也就是人的身體,受想行識則指人的一切感受、思維、行動與認識,也就是人的精神。既然物質是虛假的存在,那麼一切精神現象也都是虛假的存在。

  • 5 # 明碧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這裡的“色”是指五蘊裡邊“色、受、想、行、識”的色,這裡的“空”不是沒有,是不永恆。這個“異”的含義是分開。

    “色不異空”就是說一切有形狀的東西,離不開“空”這種性質,是不永恆的,就是一切有形狀的東西都是不永恆的。

    “空不異色”就是說“不永恆”這種特徵往往是通過有形狀的東西來給我們做具體的體現。

    “色即是空”,意思是有形狀就不永恆。

    “空即是色”,意思是不永恆就是通過有形狀的東西來體現。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連在一起就是:就是有形狀的東西和不永恆這種特徵是沒辦法分開。

    原文中後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就是說受想行識也是這樣。

  • 6 # 建章君

    一切物相皆有色相,為眼所見,狀若有實,但一來均可分析成空,二來如水中月鏡中花般,似有還無,故云色不異空。

    虛空是為眼所見了無一物之相,雖無一物,但有明暗差別相,有其空相可分別,如色相之可分別,故云空不異色。

    色與空有沒有究竟的分別?相對而言而已。人於虛空,如魚遊於水。無礙之時名為空,有礙之時覺為色。一切色相若不起障礙,則覺其為空;一切空相若成障礙,便轉為色。故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如明暗分別,亦相對而言。如貓眼所見為明,在人眼卻常只是暗相而已。

  • 7 # 心智玩家

    上一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甚意思?|不要再黑孔子了!中華源頭文化的偉大遠超想象》,我們從整體上解讀了《心經》。

    這一篇,我們根據大家以往的認識習慣,一字一句解讀《心經》這一段: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1、「觀自在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兩種不同的翻譯,哪個更準確。

    《心經》有不少翻譯版本,有的翻譯成「觀自在菩薩」,有的翻譯成「觀世音菩薩」,這兩個,哪個更準確呢?

    「觀自在菩薩」更準確,抓住了本質!

    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來看"完整的我們"結構圖:

    “完整的我們”由感官能感覺到的“肉體”(上圖左邊的甲骨文“人”字),還有感覺不到的“身體”(上圖中間的甲骨文“身”字)與“真體”(上圖右邊的古漢字“思”字)組成。

    “真正的我”是“思”字上半部的“囟”字。

    這個“囟”字所表示的,就是孔子誠意的意、道家的元神,佛教的如來藏、真如自性。

    “思”字下半部的“心”字,表示無意識,包括了前意識、潛意識。

    讓我們回到佛教的語境來看,釋迦牟尼並不等於如來,而是承載如來的肉體色身。如來是釋迦牟尼的如來藏、真如自性。

    同樣道理,「觀世音菩薩」這個稱謂,就像釋迦牟尼這個稱謂一樣,是世俗社會對「觀世音菩薩」肉體色身的稱呼。那麼,「觀世音菩薩」的如來藏、真如自性該怎麼稱呼呢?

    翻譯者翻成了「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表示那個肉體色身被我們稱為「觀世音菩薩」的如來藏、真如自性。

    「觀自在菩薩」後面一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主語,並不是指「觀世音菩薩」的色身,而是「觀世音菩薩」的如來藏、真如自性。

    所以,翻譯者翻成「觀自在菩薩」是費了很大心思的。

    ……

    2、「觀自在」與「親民」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把「觀世音」翻譯成「觀自在」呢?

    翻譯成「觀自在」也是很有用意的,《心經》後面的內容都是「觀自在」的結果。

    我們要真正理解「觀自在」的內涵,必須要搞明白這個「觀自在」是個怎樣的觀法,而「自在」又是個什麼樣的自在。

    要理解這兩點,我們須藉助《大學》。

    「觀自在」的內涵,與《大學》中的「親民」是同一個意思。

    我們先來重新認識一下這個「民」字。

    我們在之前的文中,解讀過,這個「民」字的具體意思,須由「君」字的意思來確定。

    如果「君」字表示人類社會中的君王,那麼「民」字就表示人類社會中,由君王統治的民眾、百姓。

    如果「君」字表示我們的元神意識,那麼「民」字就表示我們的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以及承載這些意識們的肉體、身體、真體。

    「親民」的「民」字,很明顯是後面一個意思,也因為這個意思,學習《大學》的儒生都稱為「君子」。

    所以,「觀自在」的「自在」,包括了「民」所包含的這些內容: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以及承載這些意識們的肉體、身體、真體;更包括了「君」元神意識自己。

    除此之外,我個人感覺「自在」的內涵,似乎比「民」還多了一層意思,那就是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元神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以及承載這些意識們的肉體、身體、真體,在整個執行過程中的各種各樣的反應、表現,也都屬於「自在」的範圍,而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不能忽視。

    「自在」比「民」更為完整。

    但是,那個「親」字卻要比「觀」字更到位。

    「觀」字我們一般都會理解為“看”,不管是怎麼仔細、認真的看,看總是「看的模式」。你在那邊、我在這邊,拉開距離才能看得清,太近了,反而看不清。

    而「觀自在」的「觀」可不是「看的模式」。而是「親的模式」。

    我們怎麼去理解這個「親」的模式呢?

    我們打個比方來看:

    有一個問題團隊,其中充滿了問題員工,而這些員工又不能開除換人,這個問題團隊的領導該怎麼辦呢?

    TA不能採用那種鎮壓反革命式的疾風暴雨去對付自己的員工,那樣只會越弄越糟,TA只能去親近那些問題員工,用《中庸》裡說的“寬柔以教不報無道”的姿態去教化TA們。

    在現實中,也是這樣的,不管是問題員工、問題學生,你都不能簡單的開除TA們,而是要親近、團結TA們,與TA們交心、交流,在指出TA們問題之前,先要自我批評,發現自己的不足,承擔自己的責任,如此這般的感化TA們,之後,人家才會接受你、聽你的、也去改變自己……

    我們人本身也是一個問題團隊,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前意識都是問題大得不得了的問題成員,而我們自己:元神意識,也是個問題很大的昏君。

    所以,這種情況,就不能「觀」,而是要「親」,只有「親」這種模式,才能真正有效。「觀」在「觀自在」中的真正含義,也不是看的意思,就是「親」的含義。

    我們在開始練習打坐入定的時候,並不是往那一坐就完了。那樣的打坐,坐再久,也只是拗筋骨而已,並不是真正的打坐入定。

    真正的打坐入定,元神意識需要去感知、親近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前意識,以及承載TA的體,還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反應。

    這樣的打坐,就是在「親自在」。

    經過這樣的練習,你坐一段時間才能讓內在的自己寧靜下來,打坐的時候才能做到什麼都不想,享受那份超越時空的寧靜體驗……

    ……

    3、「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是一種什麼狀態?

    這句話中的「多」字,就是打坐入定的「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般若波羅蜜,定」行深了以後,人是一種什麼狀態?

    如果,想當然地以為,就是我們平常的那種「打坐入定」,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以往對《心經》認識的侷限也在於此。

    我們還是藉助《大學》來認識,請看下圖:

    《大學》“止於至善”後的「定」,並不是那種打坐中的「靜態定」。而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動態定」。“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明德”是一種「動態定」的狀態。

    所以,我們對於「定」的理解,不能只侷限在「靜態定」。在「靜態定」之外,還有一種更高階的,或者用佛教語言來說,是大乘的「動態定」。

    觀自在菩薩行深的,般若波羅蜜多,並不是「靜態定」,而是「動態定」。

    這是,我們真正認識、理解《心經》的關鍵。

    ……

    4、在釋迦牟尼的認識中,「五蘊」是種什麼影像?

    照見五蘊皆空,認識這句話的關鍵在於這個「蘊」字。

    「蘊」字有“陰、眾”的意思。所以,有的版本翻譯成“照見五陰皆空”。

    《心經》這一段的後面,就有「是諸法空相」的說法。「空相」並不是沒有相,而是另一個時空世界中的影像。

    這個「蘊」字,翻譯自釋迦牟尼所講的某個古印度語,而這個古印度語所對應的,是存在另外一個時空世界中的某種影像。也就是說「蘊」是一種特定的影像,這種影像同時具有“陰、眾”的特點。

    那麼,這種影像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可以藉助「心智系統的結構」來認識: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套心智系統:

    第一套心智系統:由欲神意識、識神意識與前意識組成。在這套心智系統中,元神意識完全就是個昏君,基本上啥作用都不起,臣子們做什麼都同意。而潛意識則處於靜默的狀態。

    不經過心智系統的訓練,所有人一輩子都只會用這套心智系統。

    第二套心智系統:完全是以「元神意識+潛意識」起主導作用。而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前意識也同時發揮作用,人體上最基本的感、知、覺、行為仍然由TA們負責,只是不再起主導作用了。

    這個「蘊」字所對應的就是我們的心智系統!

    「蘊」字包含「陰」的意思,表示心智系統存在於另外一個時空世界中,在這個時空世界中,是看不到的。

    「蘊」字包含「眾」的意思,表示心智系統中成員的眾多,我們心智系統中確實包含了很多的成員。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有兩套心智系統,《心經》又是如何區分兩套心智系統的?

    「五蘊」就是表示第一套心智系統。

    「五蘊皆空」實際上是「五空蘊」的意思,「五空蘊」就是表示第二套心智系統。

    「五空蘊」並沒有在《心經》中直接點明,但是,這個意思其實已經包含在裡面了。

    五蘊皆空,並不是「五蘊」沒有了,而是「五蘊」都空了,成了「五空蘊」。

    五蘊皆空就是轉換心智系統,從「五蘊」轉換到「五空蘊」。

    ……

    5、人在「五空蘊」中,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段話是對人在「五空蘊」中心理感受的描述。

    我們還是來看“完整的我們”結構圖

    「色、受、想、行、識」是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受到外界刺激以後,心理感受的全過程。

    在第一套心智系統(五蘊)中,「色、受、想、行、識」的每一個過程,都會受到前意識的影響,這種影響再與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元神意識相互作用,會發生「相互影響,反射放大」的變化。

    這種情景,用《心經》語體來說就是,色異念、念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樣的情景,我們在打坐中能體驗到。

    比如,在打坐的過程中,經常會感受到口、鼻、耳中的癢癢。在平時,我們的注意力比較分散,並不太在意這種癢癢。但在打坐時,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少了,注意力集中在了自己身體上,這種癢癢常常會變成難以忍受的奇癢……

    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因為我們在打坐的時候,心智系統依然處在第一套心智系統(五蘊)中。

    這種癢癢,一開始只是一個小小的外來刺激,但是,在色、受、想、行、識的心理過程中,讓前意識與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元神意識相互影響,反射放大,小小的刺激被反覆放大、放大、再放大,最後變成了一種無法忍受的奇癢。

    這個時候,如果你懂得轉換心智系統,進入第二套心智系統(五空蘊),這種奇癢,一會兒就變成不太癢、有點癢、不癢、最後就變成了一種小感覺,再過一會兒,就什麼感覺也沒有了。

    所以,人在第二套心智系統(五空蘊)中,色、受、想、行、識依然存在,只是沒有了前意識的干擾,完全處在元神意識與潛意識的掌控下,相互之間既不會反覆影響,更不會被反射放大。

    這,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那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是什麼意思呢?

    長期以來,我們都誤讀了「是」字。

    這個「是」字,不是「是不是」的「是」。

    對這個「是」字的理解,我們要藉助《論語》的幫助。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解讀過這段話,「是知也」的「是」,乃「是」字的本意:「正」的意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是」也是「正」的意思,對應前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異」字,「不異」即為「正」。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同一個意思,是對「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再強調。

    6、在「五空蘊」中,度一切苦厄的過程,人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感受一下:從心所欲不逾矩,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網友們感受到什麼了嗎?

  • 8 # 覺了7

    如果你是求解意,那麼一切解都是其意。如果你想求真道,不解之解才是真解。萬法平等,萬法皆空。色空平等,一切一如。一切如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始終認為老虎打不過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