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軍”是1862年由李鴻章招募淮勇編練的一支漢人軍隊,因為兵員及將領主要來自安徽江淮一帶,故稱“淮軍”。淮軍成立後,先是在上海附近對抗太平軍,繼配合湘軍在蘇、浙等地進攻太平天國.太平天國滅亡後,湘軍被清廷裁撤,兵力大減,淮軍由此成為了晚清最重要的一支軍事力量。李鴻章以淮軍勢力為基礎,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掌握了國家外交、軍事和經濟大權,成為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人物。淮軍之中,主力部隊由“銘字營”,“鼎字營”,“樹字營”,“開字營”,“慶字營”這五支組成,統兵將領分別是:劉銘傳、,潘鼎新、張樹聲、程學啟和吳長慶五人。
他們是李鴻章領導的淮軍五大戰將,你覺得誰能排第一?
回覆列表
-
1 # 彪哥出遊
李鴻章的五營可謂在中國近代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如果讓我說,我會排劉銘傳第一,不只是因為戰績,更是因為其有卓越的治理地方治理經驗與政治遠見。單論軍事的話,劉銘傳、潘鼎新難分伯仲,單論政治的話劉銘傳與張樹聲可以一較高低。
先說劉銘傳,拋開鎮壓太平天國、鎮壓捻軍不談,在中法戰爭時,清廷任命他為督辦臺灣事務大臣,籌備抗法,於淡水等地率軍擊敗法國艦隊的進犯。這也是清朝不多的可以擊敗艦隊進犯的例子,劉銘傳採用陸上設伏,死守要點,犀利反攻的戰術,挫敗法軍進攻,類似後世薛嶽戰長沙的“天爐戰法”。
在1885年任臺灣巡撫後。進行了編練新軍,修建鐵路等一系列洋務改革;開煤礦,創辦電訊,改革郵政,發展航運事業,促進臺灣貿易,發展教育事業,促進了臺灣近代工商業的發展,臺灣防務亦日益鞏固。為臺灣的現代化奠定了深遠的基礎。
潘鼎新最主要的戰績與劉銘傳類似,抗法戰爭是其軍事生涯亮點,鎮南關大捷等光輝戰役足以青史留名。但是其缺地方執政經驗。
張樹聲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歷任漕運總督、江蘇巡撫、兩廣總督。清廷嘉獎張樹聲政績卓著,加太子少保銜,所以後期所以執政為主。
程學啟1864年攻嘉興時被洋槍擊中頭部腦漿崩流而死,時年三十六歲,當時淮軍還未全盛,鋒芒被湘軍蓋過,程學啟是早期淮軍重要將領。
吳長慶主要戰績是轉戰平捻、督防東南、平亂北韓,在北韓擊散亂黨,迎復王妃,將事態平息,可謂功績。
當然後期其實劉銘傳與李鴻章有隔閡,李鴻章算計太多,有功績,但功利心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