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從兩個人的處事風格和自身性格特異的推斷了。
孫策死的早,後孫權當政主導江東,這是歷史,我們能看到的,而江東在孫權的統治下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不論是人才錄用,還是治國安邦孫權都有獨到之處,因而形成了和曹操劉備三足鼎立的局面。孫權的個人魅力在於哪呢?
1.此人善於讀書學習,可以從書中學到很多治國安邦的知識,陸遜是後期東吳的大都督,因為不喜歡讀書,被孫權發現,一個統帥不讀書怎麼行呢?於是孫權多次叮囑耐心告誡陸遜讀書的好處,終於在孫權的薰陶下,陸遜才有了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
2.為人低調謙恭。這個優點是孫策身上沒有的。孫權骨子裡就有這種氣質,作為統治者,最容易透過這點籠絡和積聚人心了。
3.善於用人,江東幾任大都督可以說各個出色,選拔人才有方。為東吳發展注入了很多能量。
孫策呢,他可以歸結為一武夫。性格剛烈,做事生猛。如果他不死,治理江東,可以想象,東吳的內政絕不會很團結,外交也不會形成孫劉兩家聯盟,這樣一來,在三國這個複雜的環境裡,東吳可能會被第一個滅掉。
在孫策臨死前,曾經把自己的弟弟孫權叫到跟前,立下遺囑。其中就提到,自己性格剛烈,不適合治國平天下,反倒是自己的弟弟這點比自己要強很多,所以把東吳交給孫權,是再明智不過了。後來也證明,孫權的能力還是不錯的。沒有辜負他哥哥的期望。
總結一下,孫策畢竟先去世了,東吳的江山最終也沒有在他手裡,所以如果他治理東吳,會有怎樣的發展,我們不得而知,只能靠我們的分析和推斷了。孫策戎馬生涯短短一生,卻為後期東吳的三分天下打下了堅實基礎。可以這樣說,孫策創立了基業,孫權很好的守住了基業!
這要從兩個人的處事風格和自身性格特異的推斷了。
孫策死的早,後孫權當政主導江東,這是歷史,我們能看到的,而江東在孫權的統治下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不論是人才錄用,還是治國安邦孫權都有獨到之處,因而形成了和曹操劉備三足鼎立的局面。孫權的個人魅力在於哪呢?
1.此人善於讀書學習,可以從書中學到很多治國安邦的知識,陸遜是後期東吳的大都督,因為不喜歡讀書,被孫權發現,一個統帥不讀書怎麼行呢?於是孫權多次叮囑耐心告誡陸遜讀書的好處,終於在孫權的薰陶下,陸遜才有了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
2.為人低調謙恭。這個優點是孫策身上沒有的。孫權骨子裡就有這種氣質,作為統治者,最容易透過這點籠絡和積聚人心了。
3.善於用人,江東幾任大都督可以說各個出色,選拔人才有方。為東吳發展注入了很多能量。
孫策呢,他可以歸結為一武夫。性格剛烈,做事生猛。如果他不死,治理江東,可以想象,東吳的內政絕不會很團結,外交也不會形成孫劉兩家聯盟,這樣一來,在三國這個複雜的環境裡,東吳可能會被第一個滅掉。
在孫策臨死前,曾經把自己的弟弟孫權叫到跟前,立下遺囑。其中就提到,自己性格剛烈,不適合治國平天下,反倒是自己的弟弟這點比自己要強很多,所以把東吳交給孫權,是再明智不過了。後來也證明,孫權的能力還是不錯的。沒有辜負他哥哥的期望。
總結一下,孫策畢竟先去世了,東吳的江山最終也沒有在他手裡,所以如果他治理東吳,會有怎樣的發展,我們不得而知,只能靠我們的分析和推斷了。孫策戎馬生涯短短一生,卻為後期東吳的三分天下打下了堅實基礎。可以這樣說,孫策創立了基業,孫權很好的守住了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