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蛋卷
-
2 # 海鷗公社
不僅如此,壞訊息疲勞帶來的不僅是壞習慣還有同情心倦怠,意思是我們在面對一些弱勢群體或一些惡性事件,我們的同情心彷彿別耗盡一般。
畢竟我們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下,人與人的連線性更強了,資訊的生產和交流也更加便捷,壞訊息疲勞是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儘量去減弱。所以我們可以採取以下的辦法來減少壞訊息疲勞:
第一,你可以稍稍做一些思維和情感上的“隔離”,比如看到這個資訊,你瞭解客觀事實後,儘量不要將情感過度投射其中,我們需要了解外部資訊,但沒必要事事動情。
第二,看到負面資訊後,我們一般是愛莫能助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小事情來解除我們“看到壞事卻無作為”的內疚感和負罪感,比如善待身邊的人、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他人。
第三,平衡自己看到的訊息,同時進行適度的‘資訊減負’。也就是說,並不是完全杜絕新聞,這也沒辦法實現,我們可以適當地將注意力從手機上抽離開來,迴歸家庭、朋友、自我。按照瓦爾登大學的一位教師 Kriss Kevorkian 也提醒說,不要為自己跟外界的‘保持距離’感到太過內疚,畢竟壓力會加劇失控感,這個時候找回對生活的控制更重要。
社會發展的階段沒到,有時候無法避免,只能適當選擇減少。
就像現在出門,全是廣告,你基本不可能不看廣告,你不想看,也會看到。
但你可以選擇不要為一些你所不喜歡的廣告行為買單,反向投票,僅此而已。
什麼時候壞資訊的經濟生態鏈不成立了,才能根治,或是說變得極少,不影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