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苗談教育

    我有一個十一歲的女兒。從上學起,她的作業都是自己完成。二,三年級開始,學校就會有各類活動,需要製作幻燈片,當時爸爸有適當的指導,教會她使用PPT,學會製作。很快,之後的作業都自主完成。

    陪伴學習的過程,我們家長追求完美和速度,不少家長會代勞,久而久之,勢必對家長會是很大壓力。授之以魚還是授之以漁全在與家長的選擇。

    家長要允許孩子獨立完成作業時的不完美,這一點對於家長來說,挺難的。但成長就是這樣,需要在磕磕絆絆中不斷強大。

    當然,形式主義的學校也不少,會有要求家長的所謂"配合",那麼,對於這樣的配合,我想我會掌握分寸和度,最大發揮孩子的能力,我是個"懶媽媽"。

  • 2 # 新思維創意學習

    仔細想想,有時候是家長自己把作業攬到自己身上的。

    這個教育怪圈的責任不應該全怪老師。

    這個寒假,我朋友的三年級孩子也要做手抄報,主題是“做公益活動”。朋友讓孩子在小區裡幫忙打掃衛生等等好事,家長拍好照片打印出來後,交給孩子去做手抄報了。她提醒孩子去看學校發的語文報和數學報作參考。就讓孩子自己去做了。

    開學後,孩子哭著回來說:“同學得獎的手抄報都是爸爸媽媽幫忙做的,可漂亮了。你為什麼就不幫忙呢?我也想得獎啊!”

    朋友很生氣地對孩子說:“我可以幫這個忙,以後你吃飯也我來幫你吃,上學也我幫你去上!你開心了?什麼事情都是從不會到會的,你這次做得不如別人,你有用心去看其它優秀作品是怎麼排版設計,怎麼畫畫的?顏色怎麼搭配的嗎?

    只有學會用心去觀察,去吸取別人的優點,你才會進步!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事後,拼音才知道手抄報不僅家長幫忙,現在還有模版可以買來照貓畫虎。這樣的操作確實背離了做手抄報的初衷。我女兒小學也做這個的,大三的她說起做手抄報,回憶滿滿:那時沒有貼照片的,全是手寫手畫的。第一次為了畫好寫字用的線條,紙報廢了好幾張,最後都畫哭了……做過了總會有收穫的。

    家長們反思一下,很多事情其實孩子能做的,一開始可能做得不太好,但是家長越殂代皰,就是好心辦壞事了。還有的時候,家長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作品,總覺得孩子做的不夠完美,給孩子潑冷水,次數多了,孩子的熱情慢慢消失了。

    為什麼總是抱怨我們的孩子沒有創造力?是大人無形中扼殺了孩子的潛能!

    希望老師和家長能溝通交流,孩子能做的事情儘量讓孩子自己做。評獎之類的事入選資格就是:孩子自己動手的作品。

    “家長作業”的怪圈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走出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詹姆斯曾經在的球隊,都獲得了總冠軍,估計連太陽都不能黑他了吧,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