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同小異成長記
-
2 # 咿丫mama
爬並不是一個必須達到的里程碑,但坐和站是必須達到的。如果寶寶快 8 個月了不僅不會爬,連坐都坐不穩;或者快 1 歲了還不能扶著傢俱站穩,請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
3 # 陪讀媽媽談教育
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是智力低嗎?我看未必,雖然大部分孩子都會學爬,但是因為個體差異,有極少數孩子可能不會爬先會走路。如果你覺得自己家寶寶有問題,建議去醫院看看,放心些,千萬不要道聽途說,被別人誤導了。
-
4 # 湘雅手工
這種說法是沒有依據,會爬的寶只能說明他的平衡撐控力較好,大部分寶都具有爬力。有些寶寶不會爬是因為沒有得到合適的鍛鍊,如長輩們經常抱著子,沒得到合適的鍛鍊,因此有些寶不會爬,但不等於智力低。
-
5 # 樹袋寶寶孕嬰坊
輔助坐立:4-9個月
輔助站立:5-11個月
手膝式爬行:5-13個月
輔助行走:6-14個月
首先,每個寶寶爬行的時間不同。通常來說,寶寶會在5-13個月的時候開始爬行,如果是早產兒,爬行的時間會比同齡的孩子更晚。
其次,不同寶寶的爬行方式也會不同,匍匐爬行、熊爬、滾動等,這都是正常的。
再次,寶寶不爬也和爬行機會少有關。現在嬰兒車、安全座椅的頻繁使用,減少了他們練習趴著的機會,這些都導致寶寶不爬或者根本不願意趴著。
-
6 # 未來學霸佑佑媽媽
正常的孩子裡,會爬和不會爬都會佔有一定比例。屬於正常現象。
有的孩子是剛開始不會爬,先學會走路,以後才會爬,先後順序不一樣。
我小的時候也不會爬,我的孩子也是走路之前不會爬。我覺得有一定的遺傳原因,也跟撫養人帶的方式有關係。
我和娃小時候都是我媽媽帶的,我媽媽比較愛乾淨,帶娃非常細緻,不會放任孩子到處亂爬,這樣孩子活動就受限制,沒有更多爬行機會。
無論孩子會不會爬,都不要太在意,如果是因為撫養人帶娃的方式導致的,可以不要限制娃自由活動,也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爬行能力,爬行對孩子的生長髮育還是有很多好處的,如果孩子最終還是不會爬,也不必太焦慮,要尊重孩子自身的成長規律。
-
7 # 三小姐說職場
不要瞎擔心!這年頭不會爬的小朋友太多了。我們一大家子的後代,除了我家老二會怕以外,其他所有的小朋友,至少有6個都沒有經過爬的階段就會走了。我的侄兒侄女們,包括我的兒子全部都發育的很好 而且學習都很優秀!我兒子打籃球還特別厲害!
所以不要被一些育兒理論嚇著自己了!這個時代小孩子的發育和我們那一代不一樣,和書上不一樣,不會爬,走的晚好像成為新趨勢了。
-
8 # 叫我小盤盤
“如果寶寶不會爬行的話,那麼,就說明你的寶寶並不聰明”相信很多媽媽都聽說過這句話,其實關於寶寶爬行,遠不止這麼簡單。
爬是寶寶成長髮育中的一個階段。寶寶首先會坐立,然後學會爬行,學會爬了以後慢慢就會想走路,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
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按照這個規律成長。有些孩子確實會跳躍爬行這個階段,直接進入走的階段。但是這並不代表不會爬的寶寶就不聰明。二者沒有必然的聯絡,只要寶寶正常發育就沒有必要太大的糾結。
-
9 # 語嫣語澤媽媽
有的寶寶是直接跳過爬到走的,我女兒就是,那時候聽別人讓孩子多爬對孩子好,我就教女兒爬行,可能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女兒就是不肯爬,你一讓她趴下她就使勁哭,什麼時候起來了什麼時候不哭,看著孩子哭得難受,我也就算了。後面女兒都是自己扶著沙發,桌子,牆就慢慢學走路了。
其實爬行和抬頭一樣,都屬於生長髮育的一個階段,寶寶從一開始的時候只會躺著,再到後來能趴著抬起頭、然後會坐會爬會直立行走,這就是孩子的一個成長的過程。 通過這個過程孩子們的行動能力越來越強,視野和接觸範圍也越來越開闊,也就是說,爬行對寶寶們來說是另一種成長的進步。
-
10 # 兔媽媽育兒
爬行可以促進身體的協調性,減少感覺統合失調的概率,並不能代表智力低下。
爬行促進四肢協調,大腦皮層分化爬行的時候,身體的每個部位都要協調的動起來,這是需要大腦精確的控制每塊肌肉,並且能夠協同工作,完成順利爬行,這是一個感覺統合的過程。
-
11 # 珍紐倍羊奶粉
經常聽育兒科普培訓視訊或者瀏覽科學育兒讀本的寶媽都知道,爬行對於小寶貝的重要性。
好處一:有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
好處二:有助於提高寶寶的身體協調能力。爬行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是在視覺,聽覺,觸覺等諸多因素的發育
好處三:爬行有助於增加寶寶的生活經驗。爬行是寶寶學會走路前積累生活經驗最有效的方式。
好處四:有助於寶寶良好性格的養成。寶寶通過摸爬滾打等動作。
好處五:有助於增進母子感情積極引導寶寶爬行,對增進親子感情也是很有幫助的。
但我們也經常接到一些寶媽的諮詢,說她們家寶寶怎麼試,都是不怎麼會爬,會不會是有什麼問題,或者問,對寶寶發育有影響嗎?
事實上,寶寶不會爬≠笨
寶寶會不會爬跟智商沒有太大的關係。爬是寶寶成長髮育中的一個階段,通常寶寶會坐以後沒多久就想去爬,而會爬了就會想去走,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但在成長過程中,有些孩子確實會跳過爬這個步驟,直接進入走的階段,但這並不代表不會爬的寶寶就不聰明,二者實際上沒有必然的聯絡,只要寶寶整體發展正常,就不要太糾結。
寶寶不會爬行怎麼辦
1、寶寶如果不會爬的話就需要家長去教了,家長平時要多對寶寶進行訓練,可以跟寶寶一起在毯子上玩爬行遊戲,寶寶就會對這個比較敏感學習爬行的速度就會更快。
2、家長最好不要給寶寶騎學步車,這樣的話,寶寶先學會的,很可能是走路。對於爬行就會不感興趣了。
3、寶寶如果不會怕見家長,也不要太擔心,有的寶寶七個月的時候就會爬,但是有的寶寶在四個月的時候才學會的,這都是正常的現象。
-
12 # 幼兒教育lulu老師
在寶寶7、8個月的時候,他們從“匍匐爬”到“四肢爬“”,到最後學會站起來走路。這個是很多寶寶行為發展的必經階段。
但是事實上,很多寶寶小時候,都沒有爬,就直接開始學會走了。
不會爬的孩子,真的會影響智力嗎?不會爬的孩子,四肢協調感不好,走路的時候,容易摔跤。小時候不會爬的孩子,長大之後比較容易出現方向感差、空間方位感不好。爬行是寶寶第一次主動控制自己行動,他們會隨著視野的變化,改變自己的軌跡。這種行動帶來的空間方位感,會讓孩子活動的空間變得更大,可嘗試探索的機會變多,小寶寶這種早期探索的經驗,會極大的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所以,雖然不會爬的孩子,看起來似乎對智力沒有直接影響,但是對寶寶後期的行為發展影響還是蠻大的!
那麼,在生活中,如何有效的促進寶寶的爬行呢?1、安全的空間
初學爬行的寶寶,可以先在家裡,準備一個安全的空間,鋪上爬行墊。
柔軟的爬行墊可以保護寶寶的膝蓋和小手,最關鍵是,讓寶寶固定一個區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寶寶當下的專注力,可以讓寶寶專注在爬行的體驗中。
在寶寶爬行練習的空間,儘量簡單,不要堆放太多玩具。
在練習寶寶爬行的時候,可以給寶寶一個他喜歡的玩具,一輛滾動的小木頭汽車、或者一個清脆的小搖鈴,放到寶寶的身體前方,或者就直接我們自己跪坐在寶寶的正前方,激發寶寶爬過來的興趣。
太多的玩具指引,會分散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不知道先爬去哪個方向比較好。
如果在爬行的角落,有一面鏡子牆是最好的。鏡子牆的目的,是為了讓寶寶可以在行動的時候,一邊爬一邊還可以觀察自己。這種可以看到自己的鏡子,會讓寶寶對於行動更加有興趣。
2、提供必要的幫助
當寶寶匍匐在爬行毯上,蹬著四肢做划水狀,就是前進不了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手放到寶寶的兩隻小腳上,同時兩個手各自左右使力,給他一點助力,讓他找到利用腿和腳的力量,找到向前匍匐爬行正確的使力感覺。
如果寶寶已經可以匍匐爬行,但是不會四肢跪立爬行,那麼我們就要加強對寶寶手和腿的力量訓練,增加寶寶四肢的力量。
同時,可以在寶寶的胸口墊一個柔軟的墊子,讓寶寶知道撐起雙手,跪起來讓身體懸空。這種鍛鍊,可以增加寶寶四肢的力量,加速寶寶跪立爬行的協調感。
爬行,是寶寶獨立活動的開始,寶寶可以通過爬行去到更遠的地方,看到更多的東西。
但是一個一直抱著的寶寶,就算他不爬,也能看得更遠,看得很多,這樣就沒有太多自主活動的意願,就沒有了爬行的動力。
所以,在寶寶在小嬰兒階段,當他們可以趴著抬起上身,當他們學會翻身的時候開始,就要多把他們放到爬行墊上,讓寶寶自己想辦法,去拿前方的玩具,去到媽媽的身邊。
不爬,就永遠不會爬。多練練,寶寶才能學會。
4、不要刻意糾正寶寶爬行的動作
有些小寶寶,四肢協調不好,當他們爬行的時候,會出現一側手腳使力,一側手腳輔助的側身爬行。也有的寶寶甚至通過滾,去拿前面的玩具。
不管寶寶用什麼姿勢移動,都不要刻意糾正。
讓寶寶爬的目的,是為了讓寶寶通過自由移動的身體,去激發寶寶更多的探索慾望,同時可以平衡寶寶的肢體協調性。
爬行動作不標準,往往是因為爬得不夠,小寶寶所有的動作都是在反覆的練習中逐漸越來越好的,爬行也是一樣的,多給寶寶練練就好了。
-
13 # 樸素寶爸
瀏覽了前面的回答,都一致認為,學不會爬行的寶寶,與智力無關,我也認同這個觀點。但是,我更想說,寶寶學不會爬行,可能是咱們引導方式不當造成的。
寶寶越早學會爬行,就越聰明?這是一種偏見!有的寶爸寶媽,存在一種偏見,認為寶寶越早學會爬,就越聰明。因此,想方設法讓自家寶寶早點學爬。其實,這是對寶寶不瞭解,造成的偏見。
如果咱們不管寶寶生長髮育的自然規律,提前讓5個大的寶寶學爬,就會出現學不會爬行的現象。
為什麼不能提前教寶寶學爬?
一方面,寶寶大腦,還沒發育到能指揮身體移動的境界,也就是沒有爬行意識。這時,無論咱們引導技術如何高超,也無濟於事,因為寶寶理解不了。
另一方面,寶寶的身體強度不夠,四肢沒有足夠的力量。這時,就是寶寶想爬也爬不動,自然無法完成學爬任務了。
綜上所述,要想能寶寶學會爬行,需要寶寶身體條件允許,過早的教寶寶學爬,只會徒勞無功。寶寶學會爬的早,可能是身體發育早,也可能是大人引導的好。因此,不能認定為是寶寶聰明;反之,寶寶學會爬的晚,可能是身體發育晚,也可能是大人引導不當,並非寶寶智力低。
(2)從寶寶學爬過程來看,學爬需要循序漸進,急功近利只會徒勞無功!寶寶學爬,需要一個探索過程。從不能爬動到能爬動,從不規範到規範,從不熟練到非常熟練,這樣一個逐漸成長的過程。咱們得尊重,並接受寶寶這樣一個學爬成長的過程。
爬行熟練的寶寶,通常都是手膝爬,用雙手和雙膝蓋關節為支撐點爬行。這種爬行,不但爬行速度快,而且續航時間長。目前也是育兒界公認的規範爬姿。但對於初學爬行的寶Bora說,手膝爬需要一定的身體平衡力,寶寶較難掌握這種爬行姿勢。
對於初學爬行的寶寶,匍匐爬行的要求相對較低,也就是寶寶整個身體貼著地面爬,只需稍微向上抬頭。畢竟匍匐爬行,不需要太高的身體平衡能力,也不需要太大約手腳力量,可以讓寶寶先摸索著匍匐爬。
先讓寶寶能爬動,然後,再去糾正爬姿。切不可,一開始就教手膝爬,想著一步登天。
因此,只有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地引導寶寶學爬,才能讓寶寶學會爬行。這也說明,寶寶學不爬,與大人引導技巧有關,並非完全取決於智力。
寶寶有爬行意識後,咱們可以用玩具持續吸引,寶寶就會自己摸索著移動身體,自動學爬。這時,一定要注意持續吸引,可別看著寶寶怎麼努力爬,也爬不動就洩氣不管了;或者直接伸手拉寶寶,或者推寶寶;這些做法對寶寶學爬沒有幫助。
吸引一會就不管了,寶寶會中斷探索,可能只差一點,就能領悟爬行技能,大人卻放棄了;伸手拉或者推寶寶,寶寶只會因觸覺干擾,中斷自主探索學爬技能,轉移注意力。
因此,咱們需要為寶寶營造,持續吸引引導寶寶學爬的環境,少些干擾。切不可一邊干擾寶寶學爬,一邊懷疑寶寶學不爬是智力問題。
在引導寶寶學爬時,大人處理引導細節很關鍵,處理不好細節問題,寶寶再聰明也枉然。這也說明,寶寶學不爬,並非智力低。
如果不知道寶寶是否有學爬能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寶寶趴著放地上,寶寶能伸手蹬腿,能時不時移動身體,那就是寶寶想爬了。
這時,可以用玩具嘗試著慢慢吸引寶寶。
把寶寶喜愛的玩具,拿到寶寶伸手能夠到的地方,再往外一點,讓寶寶夠不到。持續性地緩慢且小幅度擺動玩具,或者持續性地輕輕敲打玩具,吸引寶寶去拿。
剛開始,寶寶因身體與大腦配合不協調,可能長時間爬不動,這都很正常。咱們得給寶寶探索時間,經常性做吸引訓練,寶寶自己練多了,自然就會爬。咱們不能急,急也沒用。
其次,多讓寶寶鍛鍊。學爬是鍛煉出來的,沒有誰可以突然會,或者學一次就會。
這就要求咱們要多讓寶趴在地上練習,多給寶寶探索機會。
寶寶學爬,既需要積累經驗,也需要鍛鍊身體強度。咱們只知道寶寶學不會爬,卻不知道是寶寶經驗不足,還是身體力量不夠因此,咱們只能多讓寶寶練習。對於初學爬的寶寶,經常性鍛鍊身體,總是有益的。
再次,遵循寶寶學爬規律。咱們還是得按照先易後難的方式進行,讓寶寶逐步學爬。
剛開始,只要寶寶能爬動就行。爬動之後,多鍛鍊寶寶初始爬行的姿勢,讓寶寶熟練後,再逐步去學手膝爬。手膝爬對平衡力要求高,寶寶身體懸空後,寶寶會不穩,會害怕,所以,不能急著教手膝爬。
在寶寶熟練掌握爬動技巧後,咱們可以趴在地上做手膝爬示範,讓寶寶看著模仿。
最後,多些耐心。寶寶學爬需要大量時間練習,需要父母大量精力引導陪伴。
圖省事,怎麼讓寶寶學爬速成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不能因為寶寶學會得慢,就認為寶寶學不會,多些耐心,可能奇蹟就出現了。
總之,寶寶學爬雖然簡單,但是也需要咱們適當引導。
引導方式恰當,寶寶就學會得快;反之,引導方式不當,寶寶就學會得慢。
因此,當寶寶學不會爬行時,並非智力低。咱們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引導方式是否恰當,是否適合寶寶學爬?
宣告:圖片選自網路
-
14 # 吃瓜的一一媽
寶寶的成長的各項指標是有個體差異,在智力方面的差異也是有差別的。寶寶的智力的高低受影響的因素比較多,遺傳因素、營養因素、教育開發因素、與父母的互動因素等等非常多。而爬行因素也被認為是其中一個因素,到底有沒有影響呢?我通過例子去分析一下。
例子一:侄女13歲,初一。小時候沒經歷過爬的階段,放床上就是趴著,拿東西引誘也不會爬,然後到一歲多一點就站著自己走路,完全跳過了爬的階段。現在看來,她衣食住行方面完全看不出智力問題,在生活中也很正常。但她身上也存在了一定的問題,學習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看書會跳字,PBTD等一直分不清,方向感不太好,舞蹈動作跟不上,動作協調性不行。沒經歷過爬行,給她的動作協調方面和集中注意力方面帶來了很大影響,但不影響其他方面的學習生活能力。
例子二:一一妹,21個月。其因為有些大動作發育階段在冬天,運動不方便,所以各項指標相對比較遲。翻身是6個月,爬行是11個月。在學爬行的過程中,一一媽也是費盡心力,拿東西引誘,她先是趴著慢慢往前蹭,蹭一會就累了,不肯再蹭。慢慢地,越蹭越快,我們就開始把她身體拉起來教她爬。剛開始沒看到有什麼進步,再過一段時間,她自己居然也會爬了。但爬行動作一直不太快,爬了三個月,到一歲兩個月就會走路了。爬行得遲,爬行時間短,在她身上的影響主要有幾點:她的動作一直不夠麻利,相對比較慢,音樂舞蹈方面就會瞎跳,還不會踩節奏。現在體現出來的主要是動作協調性方面的問題,其他影響暫時還沒看出來。但她的語言指標沒有受影響。
例子三:翰瀚,22個月,跟一一妹一起長大。學爬比較早,七個月會趴著蹭來蹭去,慢慢九個月就會爬來爬去,爬行動作是非常早的,到一歲一個月就會走路。在其一歲時,翰翰已經會抓著廣場休閒搖椅雙腳來回晃,坐平衡車也是溜得很快,總體來說,他的平衡性和運動協調能力發育非常好。但他的語言發育相對比較遲,18個月了還不肯說話,連爸爸媽媽都不叫,但他能聽懂大人話。爬行的優勢還是對他的運動協調方面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一一妹到目前為止,都做不到這個來回晃動作。
通過這三個身邊的例子,我發現爬行這個環節,主要還是對動作協調性和注意力方面影響比較大,其他的語言語言方面影響相對比較小。但總的來說對智力方面應該是有促進作用的。雖然個體差異不一樣,但有意識去鍛鍊是能讓寶寶在自己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的。有老人老是說不爬也照樣會走,這個觀點有點落後了。人的健全發育,是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發展的,不能因為大人的忽略而讓其運動環節在嬰幼兒時就出現短板,嬰幼兒時期的培養,才是真正的起跑線,而不是小學之後的各種補課。
-
15 # 七悅媽
學不會爬,當然不代表寶寶智力低下。
寶寶生長髮育都是有一定規律的,老話說七坐八爬,也是總結出來的道理。不過這只是大方向,每個寶寶的發育時間不一樣,不能完全照搬照套。看見別人家孩子7個月就會爬,自己家孩子10個月甚至更久時間都不會爬,就認為孩子智力低下。我覺得這是對孩子極度不公平的。
有些孩子不會爬,直接學會了走。跳過了爬的階段也是有的。
寶媽想要孩子學會爬,可以給寶寶適當的引導和鍛鍊:
1、讓會爬的寶寶和他玩
如果有會爬到寶寶和自己的寶寶玩,相信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小孩模仿能力特別強,而且小朋友充滿活力,小寶寶都很喜歡小孩子,想和小朋友玩,看見別人爬,他會很想學,只要他想學,那麼爬很快就學會。
2、放置吸引寶寶注意力的物品
在顯眼的地方放置寶寶喜愛的物品,引導寶寶自己主動爬著去拿,可以充分的提起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更有力氣去爬。
3、父母足夠的鼓勵
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兩端引導鼓勵,充分調動寶寶的積極性,寶寶積極參與後給與寶寶愛的抱抱,讓寶寶充分的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能夠很快促進寶寶爬行。
4、放置適合寶寶的軟墊
寶寶是很聰明的,如果遇到阻礙就會放棄。寶媽要選擇合適的爬爬墊,給寶寶一個很好的爬行環境,寶寶願意在爬爬墊上玩耍,時間長了自然就會爬了。
5、注意周邊安全
爬行後寶寶活動範圍擴大。圖釘、紙張、剪刀、充電插座等危險物品都需要遠離。
-
16 # 楊楊楊楊楊
這個因為我女兒,我專門去問過兒科醫生和育兒師,得到的答案都一樣。只要不是健康問題,爬行不是必須,但會爬行更好。爬行能讓孩子有更好的平衡能力,但不是說不會爬的孩子就不好或者有毛病。不會爬得孩子相對比會爬的孩子在平衡能力會弱一些,不過也可以在後天的鍛煉出來。
我女兒一歲該不會爬,但她已經可以扶牆走了,開始我也擔心。帶去醫院想做檢查,醫生做了些簡單的檢查後說孩子骨骼沒問題(不放心可以拍片,但是不建議)。為什麼不會爬,可能是因為我們家長平時沒做過爬行的引導,而女兒平時看我兩腳走路,自己就模仿起來了。並告訴我上述的話,會爬更好,但不是必須。
後來我回家就引導她爬行,而她已經會扶牆走了,就不太願意爬。那我就只能拿凳子給她扶著走,半堅持半放棄的多在她面前爬來爬去,時間久了。她也會爬兩下,但不穩就放棄了。
直到一次去她哥哥家玩,哥哥大她一歲,可以到處跑了,她喜歡跟在她哥哥後面玩,但是走不穩老摔坐,後來自己摸索出來發現用爬的比走的穩,而且也快,這才開始爬。
總結:孩子不會爬,只要不是病理原因就沒事,會爬更好一些,但不會爬也不用擔心。
-
17 # 英語小馬達
嬰幼兒動作發展是有規律的,“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週會走”,不知道您家孩子的具體年齡,嬰幼兒階段孩子認知世界的方式是通過運動、動作和各感知器官來了解周圍的世界(可參考認知心理學相關書籍),動作體驗(經驗)少一定程度上是會影響到孩子對周圍環境的認知程度,但目前仍沒有科學研究表明不會爬行與智力之間明確的關係……
孩子爬行動作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動作序列”,如下:
蠕動爬:腹部為支點蠕動,四肢則不規則地划動
匍匐爬:總是右邊的手和腳用力,肚子緊貼在地上
螃蟹爬:在爬行時後退,可能是沒有掌握好手腳,特別是腳的用力以及方向
肚子爬:一直保持肚子著地的姿勢爬行
手膝爬:可以把小肚子完全提起來,用手和膝蓋爬行
手腳爬:膝蓋不著地爬行,屁股高高翹起,爬行姿勢自然
如果您的孩子學不會爬行,估計是仍處在蠕動爬階段,爬行對孩子手臂的力量要求很高,所以首先要訓練寶寶的手臂力量。每天讓孩子在床上趴臥幾次,然後幫助孩子用手臂撐起身體,時間根據孩子具體情況可以從短到長,慢慢地寶寶就可以很好地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上半身,這時正式開始訓練寶寶爬行的效果會比較好……
-
18 # 使用者1939182355228476
在生活中會發現很多孩子會跳過爬行直接行走,但他仍然活潑健康,智力差別並不大。只是不會爬行的孩子在3歲以後會發現協調能力要差一些而已。
回覆列表
當然不是的,是你沒有給她足夠鍛鍊爬的空間與機會。我老大閨女,當時只是在床上玩玩爬爬,沒有給她足夠的空間,她沒有學會爬就學會走了!老二兒子時,鋪個毛毯就讓他在地板上可勁爬,一開始就在毛毯上練習,後來就滿屋子的爬!剛開始老是往後倒,沒有關係,都會經歷這個階段,慢慢的就會爬了,還越爬越快呢!爬的好處特別多,不僅鍛鍊身體的協調能力,也會避免以後學走路時經常摔倒!我當時還給我兒子錄了個視訊,遇到推拉門門檻還知道把膝蓋抬起來,著急追姐姐爬著爬著就突然加快了速度,就跟快進了一樣!特別搞笑![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