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大衣哥的人生

    國外頂級音樂巨匠貝多芬(1770-1827),不到十三歲,他的一套變奏曲即已出版。那首編為作品第一號(OP.1)的《大調鋼琴三重奏》,是他十五歲時所作。十六歲的貝多芬曾到維也納拜見莫扎特,莫扎特鄭重預言:“請注意這位青年,他不久將會轟動世界”。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作於二十七歲,《英雄交響曲》作於三十三歲,為列寧所特別喜愛的《熱情奏鳴曲》創作於三十五歲。音樂史上許多傑出的作曲家都不幸早夭,這大概和他們所處的時代和對他們的身心壓迫有關。被譽為“歌曲之王”的舒伯特(1797-1828),只活了三十一歲,但單就歌曲創作一項就留下了六百多首傳世之作。波蘭的“鋼琴詩人”肖邦(1810-1849),活了三十九歲,他的大量鋼琴作品,至今仍是鋼琴家們的經典。法國大作曲家比才(1838-1875),活了三十七歲,二十五歲發表歌劇《採珠人》,而蜚聲全球的傑作《卡門>,算是他的晚年壓卷之作。義大利大歌劇的奠基人之一貝利尼(1801-1835),以三十四歲的短促生涯,創作了十一部歌劇,名作如《夢遊者、《清教徒》等,至今還在歌劇舞臺上享有盛譽。在中國的作曲家中,“五四”以後新音樂運動的先驅黃自(1904-1938),只活了三十四歲。中國國歌的作曲者聶耳(1912-1935),二十三歲便不幸天折;“人民音樂家”洗星海(1905-1945),也只活了四十歲。他們的人生短促,但他們開創一代樂風的作品卻具有經久不衰的生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巨峰葡萄幼果期為什麼中間長出一條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