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觴曲水出至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所謂“流觴曲水”,是選擇一風雅靜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於潺潺流波之曲水邊,一人置盛滿酒的杯子於上流使其順流而下,酒杯止於某人面前即取而飲之,再乘微醉或嘯呤或援翰,作出詩來。魏晉時,文人雅士喜襲古風之尚,整日飲酒作樂,縱情山水,清淡老莊,遊心翰墨,作流觴曲水之舉。這種有如“陽春白雪”的高雅酒令,不僅是一種罰酒手段,還因被罰作詩這種高逸雅緻的精神活動的參與,使之不同凡響。 最著名的一次當數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蘭亭修禊大會,大書法家王羲之與當朝名士41人於會稽山陰蘭亭排遣感傷,抒展襟抱,詩篇薈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筆走龍蛇,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蘭亭集序》。當然在民間亦有將此簡化只飲酒不作詩的。 流觴曲水,亦稱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觴,是舊時上巳節的一種飲宴風俗,其大致方式是眾人圍坐在迴環彎曲的水渠邊,將特製的酒杯(多是質地很輕的漆器)置於上游,任其順著曲折的水流緩緩漂浮,酒杯漂到誰的跟前,誰就取杯飲酒。如此迴圈往復,直到盡興為止。文人則將此俗發展成名士雅集--酒杯停在誰的面前,還得賦詩一首,其樂趣略同今人的"擊鼓傳花"或"丟手絹"。東晉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大書法家王羲之與名士謝安、孫綽等四十餘人宴集於浙江山陰(今紹興)蘭亭,作流觴曲水之戲,所謂"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這些吟詠之作被編成《蘭亭集》,由王羲之作序,成為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瑰寶。 流殤,書名觴”是酒器,“殤”是夭亡的意思
流觴曲水出至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所謂“流觴曲水”,是選擇一風雅靜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於潺潺流波之曲水邊,一人置盛滿酒的杯子於上流使其順流而下,酒杯止於某人面前即取而飲之,再乘微醉或嘯呤或援翰,作出詩來。魏晉時,文人雅士喜襲古風之尚,整日飲酒作樂,縱情山水,清淡老莊,遊心翰墨,作流觴曲水之舉。這種有如“陽春白雪”的高雅酒令,不僅是一種罰酒手段,還因被罰作詩這種高逸雅緻的精神活動的參與,使之不同凡響。 最著名的一次當數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蘭亭修禊大會,大書法家王羲之與當朝名士41人於會稽山陰蘭亭排遣感傷,抒展襟抱,詩篇薈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筆走龍蛇,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蘭亭集序》。當然在民間亦有將此簡化只飲酒不作詩的。 流觴曲水,亦稱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觴,是舊時上巳節的一種飲宴風俗,其大致方式是眾人圍坐在迴環彎曲的水渠邊,將特製的酒杯(多是質地很輕的漆器)置於上游,任其順著曲折的水流緩緩漂浮,酒杯漂到誰的跟前,誰就取杯飲酒。如此迴圈往復,直到盡興為止。文人則將此俗發展成名士雅集--酒杯停在誰的面前,還得賦詩一首,其樂趣略同今人的"擊鼓傳花"或"丟手絹"。東晉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大書法家王羲之與名士謝安、孫綽等四十餘人宴集於浙江山陰(今紹興)蘭亭,作流觴曲水之戲,所謂"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這些吟詠之作被編成《蘭亭集》,由王羲之作序,成為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瑰寶。 流殤,書名觴”是酒器,“殤”是夭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