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謐說
-
2 # 沐依蘿
曾經看過一個寶媽的分享,說的是自己生孩子的時候,想著準備一小罐奶粉給寶寶吃的,因為她聽很多生過寶寶的媽媽說生完孩子的前三天媽媽幾乎是沒有奶水的。但是卻被婆婆給攔住了,婆婆說剛生下來的寶寶是自帶三天口糧的,不用喂,結果剛回到病房寶寶就一直哭,哭得特別可憐,最後都沒音兒了。
對於剛生下來的小寶Bora說,他們的身體器官功能還不完全,所以沒辦法貯存糖,必須靠外界來提供,如果寶寶出生後沒有及時吃到奶,很容易發生飢餓性的低血糖,嚴重的低血糖對於寶寶的中樞神經系統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影響寶寶以後的智力發育。
總之,“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這種饑荒年代的名言還是讓它回到饑荒時代吧!餵養寶寶也需要靈活餵養,這樣寶寶才會長得好。
-
3 # 糰子媽育兒
其實,這個說法跟以前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的關係。以前人們都很窮,沒什麼吃的東西,所以比較容易營養不良,特別是產婦,剛生完寶寶,身體很虛弱,再加上孕期吃得沒營養,產後的泌乳就沒那麼迅速,所以就只能餓著孩子。等過了2-3天,寶寶吮吸之後就漸漸下奶了,寶寶就可以吃了。
▎醫生:分娩後要及時開奶
一些寶媽會發現,剛生完不能立刻下奶,即便擠出來也是很少的幾滴,因此擔心寶寶吃不飽,就添加了奶粉!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制定的成功母乳餵養十項措施中的第四項措施是:產後1小時內開始母乳餵養,是成功實現母乳餵養的有效方式。
一般來說,健康的產婦都是有奶的。只不過一開始的乳汁量非常少,又或者非常濃稠,媽媽們千萬不要小看它,這些是非常珍貴的初乳,對新生寶寶的呼吸、消化道等都有保護作用,還能提供預防感染的抗體,能滿足新生兒的飲食營養。
-
4 # 大白小白小小白
不管科學與否也要視情況而定!
中國人有時候會過度解讀科學,曾經有一段時間主張母乳餵養,就走向極端。
很多媽媽包括醫生護士,在孩子出生後三天不給喝奶粉,怕影響母乳分泌,怕孩子喝了奶瓶不認媽媽奶等等。導致一部分孩子在前三天餓的哭出了臍疝。或是胃小,以至於以後吃飯很少。
其實剛剛生完寶寶的媽媽很多並沒有奶,刺激有助於奶水分泌,但是並不是一刺激就會有奶的,每個人的乳腺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另外雖然寶寶出生時肚子是飽的,會吐一部分羊水,就像大人吃多了,要消化消化。但是餓你一天,也該消化的差不多了,適當的給寶寶一部分奶粉,讓寶寶安心睡覺,媽媽不必壓力山大,利大於弊!
-
5 # 銘欣媽媽生活Vlog
這個觀點我不太認同,我的兩個小寶寶生下來之後三天沒有母乳,所以是喂的奶粉,記得第二天晚上,醫院的護工說已經喂完了,可以把寶寶抱回去睡覺了,回去多吸吸母乳就可以了,可是寶寶一直努力的在吸但就是沒有母乳,哇哇的一直在哭因為她已經吸了一個小時,還沒有吸出來,給她開了十幾毫升的奶粉,吃完之後超滿足的不哭不鬧,一直睡到天亮。
以前老一輩的人不買奶粉,但是也會給米湯給小寶寶喝,我覺得寶寶還是會餓的
-
6 # 悅西西里
我也是這樣聽說的,但是其實好像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我家寶寶順產的,生下來就是晚上了,第一天剛出生可能還比較累,睡的比較多,沒吃過兩次奶,但是醫生鼓勵多吸吮。
第二天白天還算平靜,但經過白天我感覺那幾滴初乳根本不夠了,晚上哭了一整晚。因為醫院鼓勵母乳餵養根本不讓帶奶粉。
第三天我的奶終於下來了,還挺多,孩子吃飽了,整晚就自己醒了一次,有兩次還是我給弄醒了餵奶的。
-
7 # 依七媽媽生活錄
新生兒出生自帶三天口糧,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也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而寶寶出生以後,寶媽要儘快的開奶,而且要根據孩子的飢餓程度,來決定要不要給孩子餵奶。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出生後的兩個小時就可以開奶了,因為吸吮乳頭的時候,也會刺激寶媽下奶,而寶寶吸吮的越早,乳汁也就會下來的越早,而且,開奶之後,寶寶吃了東西就會有效的減少生理性黃疸。喝點奶也有助於排尿,以免黃疸過高。
新生兒在出生後也會出現一個生理性體重的下降,這是因為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儲存的水分被蒸發了,體重下降是正常的反應,不過為了避免孩子出現低血糖,就要及時給寶寶吃奶才可以。
千萬不要迷信,什麼自帶三天口糧,你試試自己三天不吃不喝會怎麼樣。
-
8 # 親寶寶孕媽媽
其實,之前也聽到過關於小孩出生時會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家裡的老人以前也念叨過,不過,我倒一直覺得這是偽科學,不能完全相信,查了一下這句話的出處,發現是因為以前人們都很窮,沒什麼吃的東西,而且剛分娩完的寶媽也沒有乳汁,所以就只能餓著孩子。而現在生活條件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就算媽媽的奶下來的晚,還可以給寶寶喂一些奶粉,所以也就覺得沒必要堅持這個觀點了。
-
9 # 沐琪沐羽媽
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是並不嚴謹。
其實寶寶並不是自帶口糧,而是產婦的初乳非常珍貴。初乳趨於透明,量非常少,幾乎是“肉眼不可見”,想用吸奶器都不夠沾在瓶子和管子上的。只有一種辦法,就是抱過來寶寶,讓他自己吃。真的能吃到,而且寶寶胃很小,不夠吃的時候,寶寶一哭,奶就下得更快了。
-
10 # 手機使用者52458510934
是真的帶口糧的,我家孫子就是生下來不吃奶,生下就鼻塞,醫生讓用姜讓鼻子旁邊多吸帶姜的氣體就好了,第二天真的好很多了,就是不吃奶,急的找護士醫生以為有啥毛病,可護士用手使勁彈他腳底他會大哭,也不吃,手勁小了人家繼續睡!後來他拉了幾次大便,就鬧著要吃!虛驚一場啊!
-
11 # 木蓮媽媽
現在不會真的有寶媽傻到會真的等三天然後再讓孩子吃奶吧?還記得我生大寶的時候,因為是剖腹產所以奶水來的比較慢。一個病房的孩子都已經吃上奶了,我這還遲遲不見動靜,不免心裡有點著急。
婆婆就安慰我說兩三天裡不下奶太正常了。一邊指揮我老公笨手笨腳的去學衝奶粉,一邊和我說起了“出生自帶三天口糧”這句話,旁邊的小護士聽了告訴我,可千萬別以為說了三天就是三天,這是告訴你彆著急。
就像小花從枝上剪下,要及時插到水中補充養分,花莖中會有一點儲存的養分但也堅持不了多久。寶寶也是同理,雖然身體裡還有未吸收的養分可以頂一段時間,但真的不至於可以好幾天不吃飯。
可別讓孩子一直餓著,這樣寶寶吸收營養物質不足,身體迴圈能力下降,肝臟能力變弱,就有可能產生黃疸。
寶寶在出生頭幾天關於吃奶的注意事項有哪些?1)準備一點奶粉
身體從接收到嬰兒離體的訊號後,才會分泌泌乳素,奶水的產生要有一個過程,極少有寶寶一生出來就能吃到媽媽的奶水,因此媽媽的備產包裡就應該放一些奶粉,以備寶寶在出生1~3天沒奶吃的而時間裡能夠補充營養。
2)沒奶也要吮吸
在寶寶出生後,就要時不時讓寶寶吮吸媽媽的乳房,這樣可以刺激乳腺組織,讓身體快速分泌出乳汁,同時也可以鍛鍊寶寶的吮吸能力,讓寶寶慢慢適應吮吸母乳的感覺。
3)清潔乳房
生完寶寶後媽媽的身上肯定一身汗,千萬不要就這樣給寶寶餵奶。要注意用潔淨的溼毛巾清潔乳房,尤其是乳頭,病從口入,不要讓寶寶把細菌吃到嘴裡。
4)第一口奶不浪費
很多地方有媽媽的第一口奶是髒的的說法,或者要通過讓別人幫著吸奶的方式促進乳汁分泌,這都是錯誤的。媽媽的初乳中含有稀有的乳鐵蛋白,能幫助寶寶增強抵抗力,減少腹瀉黃疸的發生,因此第一口奶一定要給寶寶吃。
還有另一種極端就是,有些人過分迷信母乳餵養,覺得吃奶粉就不是純母乳餵養了。不要為了等媽媽的奶,就那樣讓寶寶傻傻地等著,適時補充一點奶粉,不要餓到寶寶才是正理。
-
12 # 小林子啦啦啦
相信有很多寶媽都聽過這句話,就是“新生寶寶會自帶3天的口糧”。意思是新生寶寶剛出生不必著急餵奶,因為孩子有自帶的口糧。有很多孕媽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真的,也有孕媽信了,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寶寶剛出生自帶口糧?
瀋陽九州家圓醫院的專家表示:顯然是偽科學的,媽媽們千萬不要聽信這句話不給寶寶吃東西,在寶寶剛出生,媽媽就可以喂初乳了。儘早哺乳不僅促進乳汁的快速分泌,此時的母乳營養價值還很高,媽媽們可以不必在意寶寶有沒有吃飽,可以先讓寶寶多多吸吮。
為啥說寶寶自帶口糧?
這句話出現在很久以前,那時候人們都窮,沒什麼吃的。所以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如果媽媽沒有乳汁,就只能餓著孩子,最多喂點水。可是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即便媽媽沒有乳汁,也可以為孩子吃奶粉,所以沒必要再堅持這一觀點了。
毋庸置疑,很多人都會選母乳,事實也確實如此。寶寶剛出生後腸道菌群還沒有建立好,沒有菌群保護腸道,可能會導致經過腸道的食物透過腸道進入血液,引起過敏。乳頭周圍會有細菌,寶寶吮吸過程中把細菌吃進去,能幫助寶寶建立腸道菌群,保護寶寶腸道。
但配方奶粉是經過消毒的,這就違背了新生兒建立腸道菌群的規律。而且配方奶粉中含的蛋白質高於母乳,是不利於新生兒吸收的。吃母乳還能加強孩子免疫力。新生兒來到有各種細菌的世界,免疫力低是不行的。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能夠提升寶寶的免疫力。幾乎每個新生兒前六個月的免疫力都是靠吃母乳獲得的。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出生後的兩個小時就可以開奶了,因為吸吮乳頭的時候,也會刺激寶媽下奶,而寶寶吸吮的越早,乳汁也就會下來的越早,而且,開奶之後,寶寶吃了東西就會有效的減少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在出生後也會出現一個生理性體重的下降,這是因為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儲存的水分被蒸發了,體重下降是正常的反應,不過為了避免孩子出現低血糖,就要及時給寶寶吃奶才可以。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13 # 十月懷胎瓜熟蒂落
前陣子小姑子生寶寶,寶寶出生體重只有6斤,所以胃口比較差,剛出生第一天就不怎麼愛喝牛奶,每次10毫升左右。但是護士過來查房時,總是提醒我說10毫升太少,最少要20-30毫升,要不然寶寶容易低血糖。本來我想說新生兒不是自帶三天口糧嗎,不是一直不提倡準備母乳餵養的話,就不要給寶寶餵奶粉嗎,怎麼第一天就要寶寶喝牛奶?
原來剛出生的寶寶,吸收的水分主要是從奶裡面得到的,而新生兒出生後會排出身體多餘水分,如果排出水分卻沒有吃到奶水,就很容易讓寶寶缺水,所以必須保證寶寶水分的攝入。
為什麼會有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呢?新生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胃部只有小櫻桃一樣大,媽媽們剛開始的泌乳量也很少,所以寶寶吃一會就不吃,然後頻繁的吃吃睡睡。家長看到寶寶吃那麼少,會覺得寶寶肚子其實不餓,甚至會覺得新生兒在媽媽肚子裡最後吸收到的營養足夠出生後撐足3天。
有的家長會因為這樣的觀念,在寶寶沒足夠母乳喝的情況下,也不願意新增奶粉餵養寶寶。因為,有的媽媽擔心寶寶吃了奶粉後,會有乳頭混淆的情況,寶寶不願意吸吮而造成母乳分泌減少。同時也擔心寶寶吃飽了奶粉,不再喝母乳,那少吸吮造成母乳分泌減少,形成惡性迴圈,對母乳餵養造成影響。
寶寶出生第一天家長可以這樣做:
其實可以先讓寶寶吸吮媽媽乳房,如果吸不出來,再衝調好奶粉後,用勺子喂寶寶吃,這樣可以保證寶寶吸吮,同時避免乳頭混淆的情況發生。另外如果第一天覺得寶寶還不會很餓,不怎麼愛喝奶粉或者母乳,也一定要用勺子給寶寶喂點溫開水,保證寶寶的水分攝入,避免缺水。
所以新媽媽要注意不要喂太少奶也不要過量,母乳餵養的媽媽要讓寶寶多吸允,多喝湯水,放鬆心情,這些都是乳汁分泌非常重要的因素。
-
14 # 小嬌姐姐
我也來說我的事兒吧,沒有家庭矛盾,沒有婆媳關係。
我是今年春節期間生的寶寶。早上6點多宮口來到8指,醫生讓我媽給我喂生的,疼啊,吃不下去,醫生說,你不吃,寶寶生下來一會會餓哭的。但是哪兒管的了那麼多,還是沒吃。
8點52分,順下我家寶寶,在產房觀察兩個小時的時候,寶寶開始哼唧,醫生過來說我,讓你吃,你不吃,現在你不可能有奶,寶寶餓了,可憐吧,哎呀媽呀,當時好後悔。
11點進入病房,寶寶被抱走檢查,回來又哭了,我媽讓寶寶給我開奶,寶寶哭,我心急,又不會餵奶,第一次抱剛剛生的寶寶,手是抖的,而且還在質疑,我生的?
寶寶吸了一會累的睡著了,沒有半個小時又哭,正好中午醫生查房,問我媽有沒有餵奶,我媽把情況說了一下,醫生說:趕緊餵奶粉,新生兒餓出低血糖就麻煩了。我們趕緊給寶寶吃了10ml奶粉,寶寶吃完睡了4個多小時,晚上9點開始排尿,排便。
第二天我婆婆跟我媽媽視訊通話,說:新生兒不要給奶吃,給口水喝就行了,寶寶帶糧食來的。我媽笑笑。但是不知道我老公跟我婆婆說了啥,婆婆又打電話來叮囑不要寶寶吃奶粉,我媽又特別耐心的講了一次,醫生讓吃的,我婆婆來了一句,你們怎麼聽她的,我媽當時黑臉了,我老公把雕花接過去,凶了一頓。
寶寶吃了三天奶粉,但是每次吃奶粉前都給寶寶吸一下母乳,第四天有了奶水,寶寶很痛快的吃了母乳,沒有什麼過度,自此6個月之前一直純母乳。
所以老一輩的話聽聽就好,別當真,新生兒三天有生理黃疸出現,醫生也會告訴你讓寶寶多吃多拉,黃疸會很快褪去。科學育兒。
我當時背奶的時候,我婆婆在,一直跟我老公生氣,嫌買奶粉了,不應該買,浪費,後來真的覺得買對了,不然沒奶水,又沒奶粉,還不知道孩子會哭成什麼樣。
-
15 # 嘟嘟寶貝
幼崽這時候必須預先儲存一些營養等到母親回來。
從生理上講,媽媽生產後一般不會立即就有乳汁分泌,需要寶寶不斷吮吸刺激,才能開始產奶。一開始奶量也很少,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這時候嬰兒吮吸會更賣力氣,有的會吮吸一會兒哭一會。一般三天後母親產奶量才會達到正常水平。這時候寶寶體內儲存的營養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這時候媽媽應該注意什麼問題?1,不可過早喂孩子配方奶和水。很對老年人怕孩子餓著,會提前準備配方奶,在母乳沒有之前喂孩子。豈不知這正是現在很多媽媽奶水不足的主要原因。
奶瓶相對吮吸更省力氣,而且一般配方奶加了香精,更香甜。嬰兒自然就不太願意吮吸母乳了。缺乏了刺激母乳自然分泌會減少。
2,必須第一時間就讓孩子吮吸乳房,即使沒有奶。不能因為孩子儲存了營養就不要積極餵奶,因為孩子積極吮吸是刺激母親產奶的必要條件,同時也能鍛鍊孩子吮吸技巧。
如果因為母親吃藥不能餵奶,或者孩子早產需要住保溫箱而不能餵奶。可以使用吸奶器刺激乳房泌乳。等孩子能喝奶後,母乳分泌也就足夠了。
-
16 # 米花爸爸
新手兒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拿我自己的孩子說吧,五個月前媳婦生下了米花,一家人興高采烈。可是媳婦卻一直沒有奶,奶奶就很著急。
我提出先讓孩子吃提前買好的奶粉,但奶奶堅決不同意,認為孩子自帶三天口糧,只喝點水就行。在爭持不下的時候,護士說讓孩子多吮吸乳頭,才會分泌奶水,最終奶奶也聽從了這個建議。
為了驗證三天口糧說是否正確,我問了很多有育兒經驗的朋友,也諮詢了醫生:
“三天口糧”說出現的背景>歷史背景
這個說法和以前人生活水平較低有關係。
以前人能給孕婦補充營養的食品較少,所以孕婦很容易營養不良。剛生產完,孕婦身體又很虛弱,加上營養不良,所以乳汁的分泌很慢,大部分新生兒只能餓著。等過了三天之後,媽媽慢慢有奶水了,寶寶才能吃上。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高了,媽媽們泌乳的過程都會很快,而且新生兒需要的乳量只有幾毫升,很容易就能滿足,所以不必在意“三天口糧”的說法。
>偽科學背景
大家都知道孩子出生後,會在一週內體重有所降低。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由於寶寶在媽媽子宮的時候,體內會儲存多出10%左右的水分,用來維持寶寶出生後媽媽奶水較少的日子。寶寶出生後隨著將這部分水分用完,體重也會生理性下降,其程度不會超過10%。
但這只是最低維持生命標準,不代表能滿足孩子所需營養物質。只有母乳,尤其是初乳,才能維持孩子正常生長,否則孩子很容易出現低血糖症狀。所以將體重生理下降的原因與“三天口糧”聯絡起來,就是偽科學。
分娩後及時餵奶的必要性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倡:應支援所有母親,在分娩一小時內儘早開始母乳哺育。
首先,及時餵奶,可以刺激媽媽分泌乳汁。所有健康的產婦都是有奶水的,暫時性的沒奶水也不用著急,依靠嬰兒的吮吸,大部分媽媽都是很快能分泌乳汁的。在此之後,嬰兒的吮吸也可幫助產婦分泌更多乳汁。
其次,儘早母乳哺育可以增進親子感情。就像剛出生的寶寶都要趴在媽媽胸口一樣,母乳哺育也是增進親子感情重要環節。哺育過程是臍帶斷開後母子的重要溝通渠道,能增加媽媽的滿足感,增進母子感情,促進嬰兒的心智發育。
最後,初乳的營養價值是不可取代的。很多媽媽覺得剛開始餵奶寶寶吸不出奶水,其實此時已多多少少被寶寶吸出了一些乳汁,這時候的乳汁被稱為初乳,是一種超級能量物質。對於寶Bora說,這是最好的營養精華。
正確的開奶方式對於一些媽媽來說,似乎沒有開奶的煩惱,但也有一部分媽媽似乎很難分泌乳汁,這就需要藉助外力。
>嬰兒吮吸:對於足月生產的嬰兒,就提倡通過寶寶吮吸乳房泌乳,3小時吸一次是科學的。不要覺得奶水不是很多就放棄了,只有頻繁的吮吸,才會讓媽媽的奶水得以充分的分泌。
>吸奶器:對於一出生就抱離媽媽的病兒或早產兒來說,可能會等好幾個小時才會回到媽媽身邊。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藉助吸奶器來吸奶,讓乳汁充分分泌。
另外,有一些老人喜歡為媽媽煲湯催奶,過於油膩的食物只會讓媽媽漲奶和奶結,不利於哺乳,還是應該採取更加科學的方式。
綜合上述,三天口糧的說法肯定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可取的。只有用科學的方法催奶,才能有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
-
17 # 90後寶媽育兒
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1、其實是這樣的,寶寶在媽媽子宮裡的時候,體內會儲存多餘的10%的水分,以維持出生後早期媽媽奶水較少的日子。在醫學上,具體表現為幾乎所有的寶寶在出生一週後,都會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其程度不會超過10%,原因也在於此。
2、但是,這並不代表新生兒出生3天不需要吃喝,這是絕對錯誤的。媽媽產後半小時就需要第一次給寶寶哺乳,一是為了增進母子關係,二是刺激媽媽分泌更多的乳汁,三是你看似媽媽的乳房沒有脹痛感,好像沒有乳汁,其實寶寶的吸吮或多或少能夠吸出一些乳汁來,這時候的乳汁被稱為初乳,這是一種超級能量物質。量少營養卻足夠滿足寶寶所需,要知道此時寶寶的胃容量只有5毫升左右,只要媽媽能做到:在產後前三天平均每天哺乳十二次,寶寶的營養問題就不用過於擔心。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世界上有80%的媽媽完全可以做到純母乳餵養,當然疾病除外。
母乳分期:分娩後4~5日內為初乳;6~10日內為過渡乳;11~9個月為成熟乳;10個月以後為晚乳。
初乳量少,呈淡黃色,含蛋白質高(主要為免疫球蛋白),脂肪低,維生素A,牛磺酸及礦物質含量豐富,並含有初乳小球(充滿脂肪顆粒的巨噬細胞及其他免疫活性細胞),對新生兒的生長髮育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
所以說,產後前三天不要過於關注寶寶每次吃進去多少母乳,而是重點關注每日餵養次數,就可以了。
-
18 # 子喻老師
所謂的新生兒自帶口糧,這種說法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但是並不全對。
寶寶出生之前,體內儲存有足夠的水分和營養,基本可以應對媽媽前三天奶水偏少的狀況。
但是,如果寶寶不吃東西,有可能引發低血糖,黃疸加重等情況。
而是產婦的初乳量很少,稀薄透明,沒辦法用吸奶器吸出來,這時候只能是讓寶寶用嘴巴去吮吸,也許寶寶第一次,第二次沒有吮吸出母乳,但是當次數一多還真的能吃到的。
新生寶寶胃很小,並不需要吃太多的東西,剛開始的時候毫升10毫升,就已經非常足夠寶寶吃的了。而度過了新生的前三天寶寶,媽媽的奶水就漸漸多了起來。
所以,就誤認為前三天寶寶是不用吃都不會餓的,其實只是吃的少而已。
新生兒需要是足月的,媽媽沒有妊娠期綜合徵等問題,也沒有不可哺乳的缺陷或疾病,寶寶沒有嚴重的黃疸,沒有其他疾病,不是巨大兒等等,只有媽媽非常健康寶寶也非常健康的情況下,才可以遵循“自帶口糧”這個原則。
但是更多的時候醫生都會建議新生兒也是要餵養足夠的,否則容易引起黃疸哦!
-
19 # 苗馥麥田
母乳是嬰兒出生數月內天然的最好食物,其中的免疫物質是任何配方乳無法取代的。母乳分期:分娩後4~5日內為初乳;6~10日內為過渡乳;11~9個月為成熟乳;10個月以後為晚乳。初乳量少,呈淡黃色,含蛋白質高(主要為免疫球蛋白),脂肪低,維生素A,牛磺酸及礦物質含量豐富,並含有初乳小球(充滿脂肪顆粒的巨噬細胞及其他免疫活性細胞),對新生兒的生長髮育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哺乳技巧:1.儘早開奶,按需哺乳:新生兒可在生後15分鐘~2小時內儘早開奶,因為吸吮對乳頭刺激可反射性地促進泌乳,且早開奶可減輕嬰兒生理性黃疸,同時還可減輕生理性體重下降,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產後2周乳暈傳入神經特別敏感,易建立誘導縮宮素分泌的條件反射,是建立母乳餵養的關鍵時期。2.每次哺乳時間不宜過長,每次哺乳時通常在開始哺乳的2~3分鐘內乳汁分泌極快,(佔乳汁的50%),4分鐘時吸乳量約佔全部乳量的80%~90%。以後乳汁漸少,因此每次哺乳時間15分鐘左右即可。3.促進母乳分泌:哺乳前可用熱毛巾溼熱敷2~3分鐘,從外側邊緣向乳暈方向輕拍或按摩乳房,促進泌乳。每次哺乳應將乳房排空,因大量乳汁存留在乳房中會抑制泌乳細胞分泌。4.掌握正確的哺乳姿勢。5.保持心情愉悅:泌乳有關的很多激素都直接或間接的受下丘腦調節,所以泌乳受情緒影響很大。(這也很重要喔~產後憂鬱的媽媽不在少數,)6.保證合理的營養:乳母膳食及營養狀況是影響泌乳的重要因素。7.家庭的支援。母乳餵養的優點:1.含有適合嬰兒消化且比例合適的營養素,還含有多種免疫物質,可增強嬰兒抵抗力。(母乳成分:①蛋白質:母乳生物價高,易被嬰兒使用,所含必選氨基酸比例合適,母乳蛋白以乳清蛋白為主,利於消化,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為4:1,易被消化吸收。②碳水化合物:母乳中90%碳水化合物為乙型乳糖,有利於腦發育;利於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生長,產生B族維生素,利於腸蠕動,鈣鎂氨基酸的吸收。還含有糖脂,糖蛋白,核苷酸,低聚糖。低聚糖是母乳特有的,可阻止細菌粘附腸粘膜,促進乳酸桿菌生長。③脂肪:母乳中不飽和脂肪酸較多,除了亞油酸亞麻酸外,還含有微量的花生四烯酸和DHA,利於嬰兒神經系統發育。④礦物質:母乳中電解質濃度低,適合嬰兒發育不成熟的腎臟,易被吸收。⑤維生素。⑥免疫物質: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物質,特別是初乳中含量更高。含有豐富的SIgA。⑦生長調節因子:如牛磺酸,某些酶,干擾素等。)2.母乳餵養經濟方便,溫度和泌乳速度適宜。3.母乳新鮮無汙染。4.母乳餵養可增進母子感情。5.母乳餵養可加快乳母產後子宮復原,減少再受孕機會。6.連續哺乳6個月以上還可使孕母孕期貯備的脂肪消耗,促進乳母體形恢復。總之,如果不是患有母乳禁忌症的媽媽,母乳餵養是很好的餵養方式,初乳更是母乳中的黃金乳,如果母乳實在不夠寶寶胃口的話,還可以母乳和配方乳一起餵養的吖~就醬。
-
20 # 育兒寶媽說
觀點1:不是偽科學, 寶寶在媽媽子宮裡的時候,體內會儲存多餘的10%的水分,以維持出生後早期媽媽奶水較少的日子。在醫學上,具體表現為幾乎所有的寶寶在出生一週後,都會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其程度不會超過10%,原因也在於此。
但是,這並不代表新生兒寶寶出生3天不需要吃喝,這是絕對錯誤的。媽媽產後半小時就需要第一次給寶寶哺乳,一是為了增進母子關係,二是刺激媽媽分泌更多的乳汁,三是你看似媽媽的乳房沒有脹痛感,好像沒有乳汁,其實寶寶的吸吮或多或少能夠吸出一些乳汁來,這時候的乳汁被稱為初乳,這是一種超級能量物質。量少營養卻足夠滿足寶寶所需,要知道此時寶寶的胃容量只有5毫升左右,只要媽媽能做到:在產後前三天平均每天哺乳十二次,寶寶的營養問題就不用過於擔心。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世界上有80%的媽媽完全可以做到純母乳餵養,當然疾病除外。
所以說,產後前三天不要過於關注寶寶每次吃進去多少母乳,而是重點關注每日餵養次數,就可以了。
人類是智慧的,身體就像一個超級精密的儀器,別小看它。
觀點2:這個問題有點偽科學,我姐姐是助產課的,她說嬰兒出生過後不久就可以餵奶了!有些第一胎的媽咪前三天是沒有什麼奶水,所以沒有什麼母乳喂,但是也不會完全不喝東西!還是會喝一些水啊什麼的。外國三天不餵奶就是虐待兒童了!
建議儘早開奶,按需哺乳:新生兒可在生後15分鐘~2小時內儘早開奶,因為吸吮對乳頭刺激可反射性地促進泌乳,且早開奶可減輕嬰兒生理性黃疸,同時還可減輕生理性體重下降,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產後2周乳暈傳入神經特別敏感,易建立誘導縮宮素分泌的條件反射,是建立母乳餵養的關鍵時期。
觀點3:經驗之談。我女兒出生後一天一夜不哭不鬧,醒了睡睡了醒,我一度認為我女兒是不是傻,但是有排便,有尿。這天什麼都沒喂,而且還有點吐,醫生說吸入羊水了,不太嚴重。第二天開始哭,然後我媽給餵奶粉了,護士來了看見奶瓶說再給餵奶粉要沒收奶瓶,好吧,我不會母乳,孩子哭我著急,餵了也不知道有沒有吃到,第三天哺乳師幫助餵了一次,聽見吞嚥聲,終於吃到奶了。醫院會根據孩子的排便情況建議是否加奶粉,所以不要一出生就餵奶粉,餵了孩子之後又體質敏感,經常出溼疹,過敏,一開始吃初乳的孩子就會好很多……
觀點4:是不是偽科學又是一個亂扯的說法,解釋不通的就是偽科學,請問真科學們一個問題,祖祖輩輩都是這樣過來的。
孩子三天內只喝水,不喝奶,老祖宗找出來的規律,理由沒有。
我家聽說是七代中醫,爺爺那一代人就丟了。我家的兒孫都遵守這個。
觀點5:寶寶如果出生體重偏重,就給他喂點奶粉,餵奶之前讓他吸吸母乳。不會出現,孩子喝了奶粉不喝母乳的現象,你餵奶粉的時候用勺子喂,別用奶瓶就好咯,我家那時候就是的,三天了就有奶了,後來快半個月黃疸住院,就喝奶粉啊,喝了6天,回來還是喝母乳的,雖然說是說三天不餵奶可以,但是現在誰家條件也不差,一小罐的奶粉最好的也要不了幾個錢,買一小罐的,給孩子喝,也不會說就喝了幾天就不喝母乳了吧,有的就不餵奶粉,就死等母乳下來,中間孩子餓就喂水,摳成啥樣了,買罐奶粉,你家就窮了嘛。
回覆列表
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還有這種說法?聞所未聞,就算有,我也認為不科學。原因有三:
不得已最終把寶寶抱去住院,經過系統檢查,堂姐的寶寶是因為膽紅素高引起的嗜睡,再加上整整一天一夜沒怎麼吃奶,黃疸值也變高了,最終住院一週才出院回家! 這個案例說明什麼?說明新生兒餓一天一夜已經受不了了,更何況餓三天三夜,什麼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純屬無稽之談!
3、寶寶出生後,需要不斷的排胎便,我記得我家妞妞出生的頭兩天,排了不下10次胎便,這個次數雖然對於新生兒而言是正常的,但是成人一天如果平均排便5次以上,是需要吃東西補充體力的,更何況我們的寶寶,如果不吃奶還要排胎便,可想而知寶寶該有多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