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立新勵志

    古代的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化界的魁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宋朝時代,以各大詩派為主體,如同現在個人崇拜明星、藝人等!

    當時宋代初期最有代表性的詩派

    一,白體詩派

    二,晚唐詩派

    三,西昆體系詩派

    還有中晚期不太出名的小詩派,但有個別詩人的作品,風格獨具匠心,令人陶醉!

  • 2 # 崔超文章

    相對於李唐等其它朝代而言,趙宋是一個文人結社意識甚為強烈的國度,所以各種詩派、詞派的誕生,在這一時期有如雨後春筍一般。僅就詩派言,張滌雲《中國詩歌通論》第三章《中國詩歌的流派》,即論列了11個之多,具體為:宋初白體詩派、宋初晚唐詩派、西崑體詩派、北宋革新詩派、蘇詩派、江西詩派、理學詩派、南宋愛國詩派、永嘉四靈詩派、江湖派、宋末遺民詩派。其中,除理學詩派在時間上介入北宋與南宋之外,屬於北宋時期的詩派,主要為宋初白體詩派、宋初晚唐詩派、西崑體詩派、北宋革新詩派、蘇詩派、江西詩派,共6個;而屬於南宋時期的詩派,則有南宋愛國詩派、永嘉四靈詩派、江湖派、宋末遺民詩派,共4個。包括理學詩派在內的這11個詩派,上接晚唐五代,下與金、元關聯,從而使得具有300年曆史的宋代詩歌創作,一波接著一波,一浪高過一浪,蔚為壯觀。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詩派的存在,宋代的詩歌才取得了可與唐詩一比高低的輝煌成就。

  • 3 # 平心書法

    宋代詩派從風格上具體地分為四派:

    1、第一是以豪邁剛健為主要特徵, 即豪放派, 代表有:蘇軾,辛棄疾.

    2、第二是以清麗陰柔,婉曲蘊藉為主要特徵, 即婉約派; 也是正宗的傳統詞派,上自花間,南唐詞人,以李清照為代表.

    3、第三是,是以講究格律,音韻等外在的形式, 即格律派; 以大晟詞人周邦彥為代表.

    4、第四是是以雅為理想, 即騷雅派, 以詩人的筆法入詞, 以姜夔為代表。

  • 4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文學界的派別,也稱為:流派,並非是宋代的專有或獨創。可以說自有文學作品問世及有記載以來,即有流派的產生和存在。

    流派,指的是文藝創作或學術思想方面的派別。但是在任何時代,文學藝術都是和政治、思想等方面息息相關,緊密相聯絡的。所以說,從文學流派中滋生出來的,除了藝術,還有宗教、政黨等方面因為內部的主張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團體,這個也是派別。並且有成語:拉幫結派,指的就是這種現象。不過,今天探討的是宋代的詩歌界的流派,自與政治及其他無關。

    自唐代起,因唐代中期散文家韓愈、柳宗元等領導的文學革新運動,以白居易為代表的現實主義詩人所倡導的詩歌革新運動,至後來白居易、張籍、元稹等提倡的新樂府運動等,中國的文學界逐漸產生並且形成了各種的流派。

    自晚唐,至宋代,此風愈演愈烈,始由柳開等人倡導,後由王安石、蘇軾、歐陽修等人的努力,最終,各種流派在宋代得到了盛行、推廣及發展。

    如:西昆體。宋初出現的一種形式主義詩風。主要表現在詩歌方面,其特點是專從形式上模仿李商隱,追求詞藻,堆砌典故,講求對偶,以華麗的形式和悠揚的聲韻掩飾其貧乏的內容,。代表作家有劉筠、楊億、錢惟演等人。何謂西昆?本指西方的崑崙之山,傳為古代帝王藏書之地。而劉、楊、錢等人適時均身為朝臣,故經常能夠出入宮中藏書之處,遂將彼此唱和之作編成《西昆酬唱集》。西昆體即由此得名。其詩作主要歌唱內廷待臣的優遊生活。

    婉約派。以秦觀、李清照為代表。其繼承南唐詞的風韻,發揚柳永詞鋪敘、描寫的特色,又吸取蘇軾詞的個性鮮明的長處,融為一體,形成"詞人之詞"的正宗。在內容上堅持“詩莊詞媚"的主張,多以豔情為題材,在形式上則以蘊藉雅正見長,嚴守音律,講究含蓄,語言精麗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如:秦觀的《望海潮:梅英疏淡》、《踏莎行:霧失樓臺》,李清照的《漁家傲:天接雲濤》、《一剪梅:紅藕香殘》等等,均為此派的代表之作。此派對詞壇影響很大,在宋詞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豪放派。是與上述婉約派對舉的宋詞流派。由蘇軾蘇東坡所開創。後經南宋詞人辛棄疾發展而推向高峰。其重要的作家還有張孝祥、張元幹、陳亮等人。此派詞人,多有強烈的政治熱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胸懷坦蕩,抱負遠大,故能突破"詞為豔科“的藩籬。凡抒情、狀物、記事、說理、懷古、感舊,無事無意不可入詞,開拓了詞的題材領域。又敢於突破格律束縛,"不喜裁剪以就聲律“,暢所欲言,直抒胸臆。意境雄奇闊大,風格豪邁奔放,語言流麗暢達,把詞引向健康廣闊的道路。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大江東去》,辛棄疾的《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等等,均為此派別得力之作。

    江西詩派。始為北宋詩人黃庭堅所倡。以呂本中所作《江西詩社宗派圖》而得名。但除黃庭堅為江西人外,其餘陳師道(江蘇徐州人)、呂本中(安徽壽縣人)、晁衝之(山東鉅野人)、陳與義(河南洛陽人)等均不屬江西人,只是以其名為宗派稱之。其中的陳與義,其始並未列入宗派圖中,但是卻被後人推為江西派的重要作家。並且成為以唐代詩人杜甫為"一祖“,以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為"三宗"的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之列。

    此派詩人錯誤地認為晚唐詩風及西昆體的弊病主要在於讀書不多及缺乏創作技巧,故在詩歌創作中“搜獵奇書,穿穴異聞",強調"無一字無來處“,崇尚瘦硬,創制拗律。又提出"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說,每襲用前人詩意,略改其詞,則以為工巧,致使摹擬剽襲,造成不良影響之風氣。

    姜張格律派。南宋詞派。以姜夔、張炎為首,其他的代表作家有吳文英、高觀國、王沂孫、史達祖、陳允平、周密等。倡導作詞時講究格律聲韻,追求"清空“和"典雅“。

    江湖詩派。興於南宋末年。由杭州書商陳起,因刋行《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後集》、《江湖續集》、《中興江湖集》等詩歌總集,收有同時代詩人劉克莊、劉過、戴復古、方岳等一百零九家的作品,後遂稱其中所收作家為江湖派。這些作家大都在政治上沒有地位,浪跡江湖,但其思想傾向、藝術風格及文學主張和藝術成就,並不相同。

    除此較大流派,宋代還有許多或一兩人,或數知已的各成一體的流派。如:中興四大詩人(尤楊範陸),永嘉四靈(徐照、徐璣、翁卷、趙師秀的合稱。四人字號均帶“靈"字,故名),蘇辛(蘇軾、辛棄疾),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大小晏(晏殊及其子晏幾道)及九僧、蘇黃、三蘇、周柳等數多流派。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流派僅是學術觀點不同而異,並非現代的勾心鬥角,拉幫結派,另立山頭等等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雪天氣,如何行車才能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