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石冷月
-
2 # 墨公子說教育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經歷過的一件事。
初中時,有關部分對我們進行普法教育,抽了幾個班級去觀看公審大會。其中有一個案件我印象非常深刻:
一個黃包車伕,搶劫了50元,被判刑3年。
那時候小,不太懂法,直觀的印象就是:為50元,坐3年牢,太不值了,看來壞事是不能幹的!
可見普法的效果達到了。
現在回想,我認為我那時候僅僅被搶劫數額和刑期吸引了,一定漏聽了一些東西,比如手段?
搶劫罪的定性不在於數額大小,哪怕搶1塊錢,也叫搶劫。
量刑的輕重跟搶劫時的手段有很大關係,手段越惡劣,量刑越重。
羅平縣這個少年,搶劫9塊錢,量刑一年半並附帶民事責任,我覺得他的犯罪手段可能不一般。
我不是專業人員,不懂法,但我相信法律的公平公正。
我是小七,如果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就給我一個關注吧。
看到羅平縣少年搶劫9元被判刑一年半,還外加罰金5000元,我認為判的有道理,因為這裡不能看數目不大的9塊錢,而是看“搶劫”這個行為本身。
中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專門針對搶劫做出了規定:【搶劫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也恰是考慮到羅平縣這個少年未成年,因此,才會從輕處罰判了一年半,並連帶罰金。
看到羅平縣這個少年被判刑,我就想到十多年前,我鄰居家的孩子,當時14歲,與社會上一些輟學的不良青少年混在一起,結果在網咖裡搶劫,只搶得15元錢,結果被抓到派出所裡,鑑於是初犯,並且有悔過表現,其父母交了3000元罰金帶回家管教。
說到搶劫,這種違法行為危害性是很難估計後果的,因為搶劫者往往不會赤手空拳,一般都帶有兇器,帶有很強的危險性,因此,對於搶劫判刑完全有道理。
透過羅平縣一少年搶劫被判刑,也給廣大家長提出了警告,如果你對孩子的管教出了問題,那一定是你不重視家庭教育,在忽略之中讓孩子認知分辨出了問題,更不教孩子慎重交友,結果讓孩子認識了亂七八糟的不良少年。一個孩子如果走到搶劫這一步,這一生恐怕以後的路會非常難走,因為搶劫犯的標籤一但貼上,走到哪都會讓人擔心。
說到這裡,我突然又想到校園暴力問題,只要主觀故意並對他人造成一定的傷害,也需要抓一個判一個,只有這樣才能讓那些未成年知道法律並不會縱容他們。只有加大懲治力度,才會震懾那些不學無術,又缺少家教的孩子不敢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