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履敬齋
-
2 # 周志強22
這兩種觀點在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都較具有代表性,矛盾而統一。
中國文化講中庸,說白了就是度的把握。凡是傳世之作,無一不是以辯證法進行論述。道德經,孫子兵法,中庸,等等,都如此類。
歷史上大事,都講天時,地利,人和,即講一個勢。順者昌逆者亡,即我們今天所講的順勢而為。三國中,水鏡曾感慨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勢也。洪水猛如虎,勢也。孫子兵法中,有一篇叫勢篇,也對勢有專門的淪述。
順勢而為,用巧事半功倍,功成而名就。反之,逆天而行,勞神費力,勞民傷財而一無所成,甚至身亡名裂。
勢,可用,可借,如何借用,用與不用,取決於人的經驗及學識。順勢為用巧,逆勢為用力。二者之間,如何取捨,不言而明。
而物及必反,指的是一種辯證思想,多數時候用於逆境中自我肯定。而事實也如此。
桃花扇中有這麼幾句,眼看他人起高樓,眼看他人宴賓客,眼看他人樓倒下。物及必反,易經中,九為極數,一般而言,知九而不用九,九九歸一,物及必反。
日常中,我們也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如貪官,在位時權勢熏天,為利無所不用其極,因為過了,無所畏懼,自然不可避免違法,那啷噹入獄也是情理之中。
總體來看,前者傾於操作層面,後者傾于思想層面,前者事前事中我們考慮得較多,後者我們在逆境中考慮得較多。
-
3 # 泉水
物極必反是事物發展的規律,而世界大勢就是發展到最好或力量最大的一方時候,擋不住,順應潮流,等這個大勢僵化老去,新的大勢就形成,但是推動發展的動力永遠不會失去,就是渴望和平和美好生活動力
“天下大事,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是孫中山先生當年根據當時歷史背景提出的,當時之中國,處東西之大交匯也,是中國幾千年來所未有。所謂時勢造英雄,值此之際,要麼順應潮流要麼逆流而上。這種情況在明朝嘉靖末萬曆初年出現過,但是當時東西交匯不明顯,而當時內閣大臣張居正採用一條鞭法強制壓制帝國發展,使明朝後期出現系列問題。而清末,中國被列強使用大炮開啟國門,在封建帝制非常完善的時期,曾國藩、李鴻章之流亦不敢南面稱孤。而這些中興之臣相繼老去,帝國貌似找不到與西方一爭長短之人,在這種情況下,孫先生順應歷史潮流,提出了“天下大事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袁世凱勸清帝退位,裕隆太后被迫退位,使帝國和平過渡到民國。
所謂物極必反,是《呂氏春秋》裡的話“全則必缺,極則必反”,《易經.乾.九六》“亢龍有悔”“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袁世凱後稱帝,張勳復辟。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不得而知,但這真真是“極則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