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翔子的影像工坊

    用播音員的專業發聲法:

    (1)體會胸腔共鳴:微微張開嘴巴,放鬆喉頭,閉合聲門(聲帶),象金魚吐泡一樣輕輕地發聲。或者低低的哼唱,體會胸腔的震動;

    (2)降低喉頭的位置:(同上);喉部放鬆、放鬆、再放鬆;

    (3)打牙關:所謂打牙關,就是開啟上下大牙齒(槽牙),給口腔共鳴留出空間,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開了。然後發出一些母音,如“a”,感覺感覺自己聲音的變化;

    (4)提顴肌:微笑著說話,嘴角微微向上翹,同時感覺鼻翼張開了,試試看,聲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軟顎:打一個哈欠,順便長嘯一聲(注意周圍有沒有人哦!)

    始終保持鬆弛狀態,在播音發聲的整個過程中,放鬆將起到很好的作用。意識和身體肌肉越放鬆,越能發揮出聲音的魅力,突出聲音的個性特點,整個的播音創作過程才能收縱自如、得心應手。

    放鬆是相對於緊張而言的,可以解釋為,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充分鬆弛(不是鬆懈),心理與生理保持本來面目的自然運動狀態,也是人所具有的能力的一種正常發揮的狀態。

    當然,外界事物的刺激,生理的運動,總會引起人的心理和生理一些反映,這種反映必然會產生一些整體的或者區域性的緊張。我們講的放鬆,就是把這種緊張減到最低限度。從感覺與意識上來說,越是面對引起緊張的事越要進行心理調整,達到放鬆的感覺。越放鬆,越能發揮人的能力。尤其在播音發聲中,發聲器官任何部位的緊張感,都將導致聲音的僵持,氣息的阻隔。在播音員當中,由於緊張所造成的問題是很常見的,有的播音員由於緊張而使聲音暗、啞、橫,聲音乾淨度、明亮度、圓潤度較差。緊張如果伴隨著整個發聲過程,一是難於掌握正確的播音發聲,二是使發聲走向歪路,形成發聲毛病。

    不能放鬆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一是不懂發聲方法,以為發聲就是用力。二是心理緊張,如怕發不好、發不準等。三是肌肉組織和發聲器官不放鬆。這是習慣,或者是發聲意識太強造成的。

    所以,實現心理放鬆,才能使大腦保持高度的調節能力;實現肌肉組織放鬆,才能使用氣發聲各部位有機地、自然地、協調配合運動,使肌肉產生彈性,從而使聲音具有彈性。

    練氣、練聲、發聲、吐字、語言訓練、感受稿件、情感發出、內在語、尋找向人說話的感覺,使語言傳播力求達到“字正腔圓、清晰持久、剛柔自如、聲情並茂”的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世界中我有三個潮湧核心,但是我沒有在遺蹟中找到海晶石磚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