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冬月寒梅
-
2 # 龔十力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
漢服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如今已成為一種社會流行文化。"漢服熱"喚起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是社會的進步。
漢服,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明末清初,以炎黃曆史文化為背景,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透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服裝。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文明體現,承載了華夏民族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受保護的傳統美術工藝,是人類的瑰寶。
復興華夏,衣冠先行2018年,團中央發起了華服日活動,將每年農曆三月三(傳統節日上祀節)定位中國華服日。"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漢服是文化的載體,理解其中的韻意遠比欣賞華美更重要。
“漢服”即“華服”,是華夏民族共同的文化傳承漢服在古代的真是稱謂就是“華服”,《左傳.定公十年》疏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這幾天,一群華人身穿漢服在澳洲街頭歌唱祖國的影片爆燃網路,看後一股強烈的民族歸屬感和自豪感塞滿胸臆。華夏復興運動就是強族強國運動。漢服熱喚醒了中華民族的族群意識、族群身份,讓人們切身感受傳統文化,引導人們對歷史真像的瞭解,正本清源,為華夏新文化運動開啟了一扇新的復興大門。
首先謝邀!現在的漢服熱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談談個人觀點。一是現在的漢服熱是民族意識的覺醒和迴歸,是本民族的自然形態與本來,不僅僅是什麼繼承發揚之類的;第二是不能走藉機利用漢服熱自己來撈金;第三是名稱上雖是漢服,但不止是漢人穿的,早在唐朝時就已經對華姨之變有明確定論啦——漢人入夷狄習夷狄則夷狄也,夷狄心向漢入漢從漢者為漢,所以當今的漢服迴歸應該打破民族地域,只要他(她)學習我們的漢文化承認我們的漢文化就等同於漢人,皆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