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93262723938

    王陽明的四句教是心學的精華,四句教的內容是:"無善五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如何理解這四句話呢?

    無善無噁心之體。無善無惡是本心自然的存在狀態,也就是未發之中,善與惡都是經驗世界中的東西。在未發之中,沒有辦法判斷善與惡,心本身就是價值的原點,就象秤的原點一樣,沒有東西就在原點平衡,有了東西才知其輕重。像人的眼睛一樣,沒有任何顏色,但能夠分辨任何顏色,如果眼睛有顏色,那麼就不能辨別顏色了。心只有是無善無惡的才能辨別善與惡,鏡子裡面什麼都沒有才能照東西,因此說,無善五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意為心所動,也就是心動的狀態。心為什麼要動呢?心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動,肯定有一定的境遇,這個狀態就是一種現實的經驗狀態,瞬間向經驗狀態轉變。必須有一個第三者的出現,也就是肯定有境和物出現,心與物沒有構成關係之前,心處於寂的狀態,一旦有境物出現,心就脫離了原本的狀態,向經驗的狀態轉換,體現心的經驗狀態,一旦體現在價值的經驗狀態,就落於善或者惡,因為價值一定是在經驗之中的。心之動如果合乎本心就落實到善的方面,一旦受物慾的誘惑,脫離本心就落到惡的方面。善與惡一定是在經驗價值方面的體現,而不是抽象存在的。

    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是心之本體,良知是明明白白的,心自身是知道的,不需要提醒的,在心轉意的過程中,良知自己是知道善惡是非的,是具有判斷力的,是自知自名的,因此在意之動之時,需要自己的良知來決定。

    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屬於行動層面的,格物就是正心,就是誠意,就是正事,如果你知善知惡了,就要為善而去惡,這樣才能正心誠意,把事情做正確了。

    總之,王陽明的四句教是他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核心思想的集中體現,只有認真領悟這四句話,才能真正理解心學的精髓,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讓自己不斷進入到人生的更高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蔬菜透過扦插就能成活而且適合在城裡陽臺種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