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漂亮1366
-
2 # 單身騎士團
1、鷹的壽命:只有20-40年,而且也面臨捕獵失手受傷,沒有食物餓死,天氣寒冷凍死,暴風雨各種死,以及人類獵殺。
2、鷹的羽毛:經常更換的,用不著拔毛。
3、鷹的嘴巴:就是喙是一種骨骼結構,相當於人的上下頜骨。當被磨損或者打斷後,無法再生,根本不會再生出來的。
4、沒嘴吃啥:你嘴巴沒有了,你吃啥?沒有羽毛怎麼飛?不能飛怎麼捕獵?不能捕獵,沒有嘴巴,不能吃東西,活活餓死了,別說五個月,一個月就餓成肉乾了。
5、鷹的支架:磨掉尖利的指甲和鳥喙的時候,怎麼能夠捕食呢?鷹捕獲獵物,全靠高空俯衝用爪子固定獵物,帶飛到空中。沒有爪子指甲,光靠嘴巴打架,那跟斗雞有啥區別?
以上,有智商的人都應該明白了。
鷹的重生就是收割智商,是檢驗一個人有沒有判斷能力,有沒有智商的工具。
-
3 # 半世飛仙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斑羚飛渡,同樣有人質疑這個斑羚飛渡是假的,不過我覺得應該是真的,畢竟人還有“壯士斷腕”的手段,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
4 # 可可我可我不要可我不
那地球上就有一種動物,他在洞裡,不吃不喝六個月
是啊!一
想證明這個雄鷹愛簡單的跟貓
在洞源養個五隻十隻,看他怎麼生存?
-
5 # 歸藏易數硃紅兵3519
能夠重生的是極個別的?
你這個問題出賣了你的認知。
沒有一支鷹能按那種方式重生。
別抱著幻想
-
6 # 萌寵精靈課堂
真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不知道誰杜撰出的狗屁故事。鷹嘴是和頭部長在一起的,你給我拔掉試試?你有本事把你上頜骨取下來算你本事。寫故事的人能不能有點常識?照他那麼說,老鷹都快成精了
-
7 # AA00北方電腦
這個我認為一部分是真的,可能有誇張的成份!我以前養雞(大型養雞場)以前養雞的時候,一般的就是養一年或者是一年多就得淘汰。如果趕上行情好的時候,我們就會進行換羽,具體的換羽的方法就是讓那個雞一個星期少喂。就是喝水。餓著她!然後它的羽毛就會脫落,長出新的來,然後這樣的話他那個下蛋量會有一個小高峰,肯定不如以前的要高,但是也會有一個下蛋量的高峰期,這樣的話還能再堅持一年。
有養雞經驗的絕對知道!
-
8 # 種植恆星
老鷹重生的故事確實很感人,但這個故事其實是假的,野生老鷹的壽命一般只有十幾年左右,而同屬鷹科的雕類,其野生個體的壽命也只有二十年出頭。
最後從生理結構的角度上來說,老鷹更換羽毛是沒問題的,畢竟大多數鳥類都有定期更換羽毛的習性,然後磨掉爪子也沒問題,老鷹爪子就相當於人類的指甲,就是不小心磨去一些也可以慢慢長出來。
但老鷹的喙就不一樣了,喙這個器官實際上是和老鷹的頭骨連在一起的,如果把老鷹的喙給敲掉,那麼老鷹就會因為無法捕食而餓死,所以老鷹重生這個故事純屬子虛烏有,你我都被一些科普讀物騙了.........
-
9 # 南極冰火
“”鷹的重生”與“西遊記”西天取經一樣,本來就是一個寓言故事,只是一個勵志故事,講的一種精神,怎麼會信以為真呢。裡面有好幾個說法都是違備常識的騙局,凡是有常識的人卻不會相信。
第一個就是鷹要把自己身上的羽毛拔下來。大家知道,不論是禽還是獸,它們身上的毛是按季節自動換毛的。飛禽類的羽毛會按季節一個兩次換羽毛,當春天來時,冬天的羽毛會慢慢的掉下來長出新的,秋天會換掉夏天的羽毛,並不是你拔出來自己就會再長的。
第二個,鷹的喙和爪子是它們的武器,它們整天抓獵物都沒有掉下來,就它們又沒有手,怎麼拔出來自己的爪子?把喙在石頭上砸下來更是笑話。
第三,沒有了爪子和喙,沒有羽毛保暖,在高原的山頂會凍死的,幾個月不吃不喝早就餓死了,即使餓不死,螞蟻之類的昆蟲也會把它吃掉的。
-
10 # 叮噹恐龍世界
鷹的重生,這明顯就是一個雞湯文!
生物學上:野生的鷹,壽命一般在40-50年左右!還要是一切順利,不得病的情況才能活40-50年!
中國有記錄的鷹,是北京動物園引進的安第斯鷹,至今已經生活了73年才壽終正寢!
生理上的衰老是不可逆呢。更不存在重生之說!
雞湯文:稍微理解生物常識的人都知道,生物學上的重生是不可能的。那為什麼還有人拿鷹的重生來說事呢?這明顯就是給自己活著他人打雞血,鼓勵自己活著他人努力奮鬥的雞湯文!
只有極個別的鷹能重生:這就是另一個雞湯文了!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成功!怕你努力了,而沒有成功,又沒法給自己開拓,於是就有了極個別的鷹能重生,而不是所有的鷹都能重生,讓你有所懷疑,卻又無從考證!
-
11 # 東莞衛斯理
我也是剛剛從學校的家長會上聽到這個勵志故事的。老師用這雞湯激勵學生要吃得苦,懂得轉變,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我是比較認同這個鷹的重生這個故事的。鷹,雖然我沒有看過。但我非常瞭解鴨鵝,鴨鵝同樣有喙和爪,羽毛等,鴨鵝,最生長的過程中,要換了好幾次羽毛的,當人工解飼養的時候,一定要強制換羽,它的產蛋率會比高比較整齊。
我相信鳥類和鷹也一樣,生長的過程中一定要換好幾次毛才可以長大。所以換羽是很正常的,我是絕對認同的。
殺鴨鵝的時候發現他的喙跟爪,外面都包著一層角質的外殼,為了乾淨,我們通常要把它去掉。而這層角質殼是可以分離的。這也是鷹可能要去掉的那一部分,所以老鷹斷喙去爪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經過40多年的風雨,那個喙跟爪子變得老化不靈活,確實需要換掉。
雞鴨換毛的時候,一定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限食。目的要把他體內的養份耗掉。因為這樣,毛容易乾枯,很容易掉下來。所以鷹也可能是這樣,他在懸崖上一段時間不吃東西,要它體內的養分去掉,這利於它的羽毛喙和爪子,慢慢乾枯,方便它把外面的那一層老化的角質去掉。當然,也用借用外力,撥掉羽毛,撞喙磨爪,再慢慢長出新的來,然後獲得重生。
-
12 # 小杰克古奇
老鷹,在動物的世界裡屬於一個總稱,與老虎、獅子等動物一樣,都擁有不同的種類,老鷹的普遍特徵是具有銳利的眼睛,屬於卵生恆溫動物。老鷹是一種性情凶猛的小型猛禽,它們的壽命一般在50年左右,一次生蛋2~5枚,不過存活率極低,基本上一次 只能存活1只小鷹。
對於很多人來說,“鷹的重生”這個故事都耳熟能詳,簡單來說,老鷹作為地球上已知的壽命最長的鳥類,它們在40歲的時候,身上的鳥喙、爪子和羽毛都已經嚴重老化了,這個時候老鷹就會通過“自殘”來換取一次重生的機會。
首先,老鷹會飛到懸崖上,將自己的鳥喙敲掉後,等待新的鳥喙長出來,再將自己的指甲拔掉,等待新的爪子長出來,再拔掉自己的羽毛,等待新的羽毛長出,老鷹就可以完成涅槃,返老還童重新以年輕雄鷹的姿態遨遊在天空之上。
整個老鷹“自殘換重生”的過程,需要耗時5個月,這麼做的代價是,可以為老鷹再次爭取到30年的生命,將老鷹的壽命由40年延長到了70年。聽起來是不是非常勵志?事實上,在很多銷售行業之中,也經常用“老鷹重生”的故事來激勵員工,不過,實際上這個故事卻是虛構的,或者說是為了人類編造的,真實的老鷹根本無法重生,否則為何科學家們沒有發現老鷹重生的過程呢?
其實這個故事存在著一個非常明顯的漏洞,老鷹是獨居的生物,它們不像人類,生病了可以有家人的照顧,老鷹重生的過程需要耗時5個月,這期間老鷹不能飛翔,就無法捕獵食物,那麼它是如何不吃不喝挺過5個月的時間呢?別說老鷹,就拿人類來說,如果不吃不喝,用不了幾天就會死掉了,老鷹如果真能5個月不進食,估計早就被科學家當做未知科學進行研究並且接連發表觀點和研究報告了。
不過,在鳥類中更換羽毛倒是很普遍的,特別是在鳥類的繁殖期,它們會經常脫換羽毛,這一點不止是鳥類,很多其它陸生動物也都會更換自己的毛髮,比方說我們家養的寵物狗等等。那麼,鳥類的爪子是可以更換的嗎?鳥類的爪尖與人類的指甲一樣,都可以掉了重新長出來,當然,在成長的過程中,爪尖也不不同程度的磨損,但是並不會因為年齡大了就不鋒利了。那麼,鳥的喙呢?
說起鳥喙大家都知道,是鳥的嘴巴,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單獨的部位,其實它與鳥類的頭骨相連線,而且鳥喙非常敏感,如果鳥喙受傷,鳥類就會感到異常疼痛。在一些養雞場,工作人員會為了避免雞之間打架互啄,會將雞喙給切掉,其實這麼做非常殘忍,很多動物保護組織都曾專門進行過抗議。所以,如果老鷹將自己的喙給敲掉,估計早就血肉橫飛,昏死過去了。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糾結於故事本身的真假,要知道這是一個激勵無數人奮進的正能量故事。故事中的鷹,更像是曾經有過輝煌,而如今陷入低谷的人。故事鼓勵我們,永遠不要放棄希望,要努力奮鬥,爭取涅槃重生!這才是故事的真正內含,您讀懂了嗎?
-
13 # 保險路上的思考
什麼叫相信?就是沒有科學依據論證證據的情況下,我依然覺得這是對的。不僅是這個故事,很多現實中的事情,你也會選擇相信。比如,你問你老婆或者老公,至少談過幾個物件?如果說沒有,你相信嗎?你會找偵探去調查取證嗎?
大部分人是不會的,因為這種事,很難取證,或者說要鑑定某件事的真偽,你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和精力投入。
但是,為什麼市面上會流傳這樣的故事?而生物學家會從科學角度判斷不靠譜的事,為什麼會有人信?
因為相信它正確的人群,和科學家,以及吃瓜群眾不是一群人。就好比華晨宇的粉絲總覺得周杰倫過時了一樣,不是一群人,沒有道理可言。
這個故事的主旨是勵志,或者是講給中年危機的朋友的。我們都是老鷹,被時代拋棄,如何振翅高飛?必須重新來過,因為沒有天上掉餡餅的機會給你。這是毒雞湯。
相信這個故事的人,願意相信不是因為科學,而是願意讓信仰拯救自己。心存善念,包容萬物,保持天真,難能可貴。
-
14 # 獵奇動物社
“鷹的重生”在許多公司的培訓中是必看的一個視訊,這個故事非常的勵志,總的來說就是“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勵志的故事,看得人多了,自然就會有人深信不疑。當然,“鷹的重生”從科學的角度看,是騙人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鷹的重生”中不科學的地方在“鷹的重生”的開始,就是這樣的一段話:鷹的壽命為70年,當鷹到40歲時,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的抓住獵物,喙也會變的又長又彎,幾乎能夠碰到胸膛,翅膀也會變得沉重,無法飛行。
那麼,以上這些說法靠譜嗎?我們一個個說。
首先,鷹是鷹科下所有動物的總稱,而鷹科下又有9個亞種64屬209種,我們常說的禿鷲、鳶、雕等都是鷹科下的亞科,因此,嚴格意義上說,這些都是鷹。
40歲對於鷹來說意味著什麼?
不同亞科下的鷹壽命各有不同,比如禿鷲的平均壽命在40年左右、白頭海雕的壽命為20年左右、鳶的平均壽命在10年左右等等,也就是說40歲對於鷹來說已經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了(迄今為止,有確切記錄的鷹的壽命最長為37年)。
鷹的爪子和喙會一直生長?
這個說法要分開來說,鷹的爪子其實就跟人類的指甲一樣,是會不斷的生長的,但是由於它需要用爪子捕獵獵物以及讓自己停留在岩石或者樹幹上,所以爪子一直是處於磨損的狀態。因此,也不會出現老化無法抓住獵物的情況。而鷹的喙在成年後幾乎是停止發育的,它的喙與頭骨相連,成年後喙的長度與頭骨的長度是不會增加的。
鷹的翅膀會變得沉重?
老鷹雖然是一種猛禽,但是它畢竟也是鳥的一種,而鳥都有換毛的能力,當然老鷹也不例外,通常,每年的春末和秋末為換毛期,這樣能更好適應炎熱的夏季以及寒冷的冬季。
綜上,在“鷹的重生”的開頭,就沒有一個是符合科學事實的。
鷹需要150天的“蛻變”?在“鷹的重生”中,有這樣一段話:鷹在40歲時,會飛上山頂築巢,然後停留在那裡,先用喙將腳趾一個個的拔掉,然後再將羽毛一根根的拔掉,最後再用自己的喙撞擊岩石,使的喙脫落,經過150天后,腳趾、羽毛、喙重新長出,鷹就完成了蛻變。
那麼,這些說法有沒有靠譜的呢?我們來看一下。
首先,我們拋開40歲這個前提不說(因為是不可能的),先從鷹的習性上看,鷹確實喜歡在巖壁上築巢,但是很好有在山頂築巢的鷹,大多數的鷹會選擇半山腰上的巖壁。其次就是150天,鷹是凶猛的食肉動物,它們每天都需要進食,而且沒有冬眠的習性,所以150天不進食,老鷹早就成為了一堆白骨,哪還有力氣拔掉羽毛和腳趾。
其次,鷹的喙是不可再生的,野生的鷹一旦是喙損壞了,那麼也就是到了它的死期,因為沒有了尖利的喙,鷹是無法進食的。腳趾雖然是可以再生的,但是本來就不會老化的腳趾拔掉它是閒得慌嗎?再說羽毛,鷹本身每年都有換毛期,不在換毛期換毛選擇去自己一根根的拔,顯然鷹已經活膩了。
綜上,以上這些說法也沒有一點是靠譜的。
總結“鷹的重生”只是一個勵志的故事而已,並不是真實的鷹的生存習性。而對於勵志的故事,我們只能“去其糟粕、留其精華”。這就像中國古代的很多寓言故事一樣,它要我們懂得的並不是這件事情的真偽,而是這件事情背後的一些真理。
當然,人生確實也要有像“鷹的重生”這樣的勇氣,因此,切勿把“童話”當現實。恰如光良的那句歌詞:你哭著對我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
15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有人說“鷹的重生”是騙人的。能夠重生的鷹是極為個別的,你怎麼看?
相信各位應該看過《鷹的重生》這個無比勵志的故事,而且在寫作文的時候還不止一次引用,老師也會誇獎作文中引經據典,用案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行文流暢、內容翔實等等!不過大家都是上過小學的人,知道生物體的生老病死是一個自然規律,難道鷹就能逃脫這個魔咒真能重生成功?
《鷹的重生》這個故事出處在哪裡?種花家當年也聽過這個故事,當然是深信不疑了,不過咱現在小學已經畢業了哈,看到了這個話題,特意去搜了下,發現這個故事最早是在2009年1月28日首次釋出的,早期流傳的都是英文版本,具體是誰寫的難以考證了,原文如下:
特意找了中英文對照版本,看起來更像是一片雞湯文,因為前文那麼多鋪墊的目的就是引出最後一句:
想要在困境中生存,就必須做出某些改變。
對於我們來說確實非常有道理,不改變自己就會被現實改變,除此之外只能被社會所淘汰,這在各種場合都非常適用,幾乎就是一個萬能的案例!但我們今天討論的是科學問題,必須要有相關的資料來佐證!
鷹真的能重生嗎?從上文中我們可以發現這篇雞湯文中敘述了幾個關鍵要素:
鷹的壽命長達70年鷹在到40歲時喙、爪和羽毛開始老化鷹會將喙撞擊岩石脫落、拔下自己的利爪和羽毛五個月後重生完成,鷹又可以增加30年壽命當然我們即使不去核實鷹的各項生理指標,也能看出這裡面的這邏輯似乎有些問題,鷹的爪和喙是捕獵必須的工具,文中將喙和爪都脫掉,5個月後長回來,請問這個5個月內它吃什麼?作為人類我們有儲備,或者家人照顧,甚至會請求社會資源等,但誰會來管一隻鷹的死活?
鷹的生理指標鷹的種類其實不少,每種鷹都有不同的指標,不過根據大多網頁和雞湯文中的配圖來看,這是美國的國鳥-白頭海雕,這種鳥的整體造型感非常強,加上銳利的眼神與彎曲的喙,凸顯出一種非常凌厲的氣勢!下文就已白頭海雕作為指標參考:
身長約:0.71-0.96米翼展約:1.68-2.44米體重約:3.0-6.3千克捕獵範圍大都是魚,有時也吃腐肉。壽命約:20年(野生),豢養的能達到50年左右。從這些引數中我們已經知道,雞湯文中的40歲時候時喙和利爪以及羽毛老化就是放屁,因為野生的鷹壽命最高紀錄是21年零11個月,因為野外的條件比較惡劣,各種意外都有可能發生!那麼即使不發生意外,按鷹的生理指標有可能重生成功嗎?
我們都知道殺雞時,雞的喙外層確實可以脫離的,但這個玩意兒整個脫離後根本就來不及再生,因為喙斷裂而餓死的鳥類並不在少數!但輕微的磨損是可以繼續生長的,喙的根部與頭骨相連,如果骨骼破損那麼喙就不會再長了!
鳥的爪子也一樣,你可以理解為是人的指甲,不斷磨損不斷長,除非病變,沒有人會將整個指甲拔掉讓它再長一個,種花家在醫院裡看過醫生拔掉病人的指甲,看得我汗毛倒豎,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幸虧沒做醫生,要不然這工作沒法幹!
還有羽毛,也是不斷在更替中,沒有說羽毛老了需要換一批,這個只會發生在秋天的換毛季,比如長出一層厚厚絨毛來保暖,因此冬季的動物皮毛是最好的,鴨絨也是這個季節的最好,到了春季都掉毛了,因為要適應春夏回暖,這些絨毛不再需要就會脫落!而那些起到飛翔作用的正羽可不像這樣更替,偶爾掉一兩根,待它慢慢長出來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全掉了,那只有死路一條!
所以鷹的喙和利爪和羽毛在鷹的一生中都不斷在生長,不斷更新,絕不會有到40歲老化這種說法,而且鷹的這些裝備也保持不了那麼久,日常磨損也日常修復!需要更新的有的只有我們的腦袋,裝了那麼多雞湯文一直不覺得有問題,有空該更新下腦子裡的知識庫存啦!
這個鷹重生的故事現在該怎麼說?改變自己是我們適應社會最好的策略,需要用鷹的故事來激勵是因為我們一成不變,但鷹從來都不是,它一直在改變,上文說的喙、利爪和羽毛一直都在生長和修復,如果我們時刻保持學習的習慣,那麼不要說三十年,就是堅持十年八年的累積也是非常可觀的,到那時你想幹什麼是你自己說了算!
-
16 # 瘋狂知識點
咱們先來分析一下網上流傳甚廣的這篇《鷹的重生》原文,一邊再學習一遍原文,一邊看看這個故事到底是不是騙人的。
“老鷹是壽命最長的鳥,可以活到七十”鳥類種類比較多,壽命也各異。麻雀的幼體成活率很低,一般只能活2-3年。鷹的壽命相對較長,可以活到50歲左右。壽命最長的鳥類應當是葵花鳳頭鸚鵡,他們可以活到80歲。有報道說,個別葵花鳳頭鸚鵡可以活到120歲,不過這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了,很難驗證真偽。
“當它活到四十歲時,喙、爪子、羽毛都已經老化”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中泡枸杞。自然界的大多數動物都擺脫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動物們也是一樣。這句話倒是挑不出什麼毛病。
“這時它必須飛到懸崖上,用岩石把喙敲掉,讓新的喙長出來,把指甲拔掉,讓新的爪子長出來,把羽毛拔掉,讓新的羽毛長出來”“把喙敲掉”這事不可取,鳥喙可以用來捕食,可以用來給幼鳥餵食,可以拿來當手用,還具有一定的感官功能,丟失了喙的老鷹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把指甲拔掉”“把羽毛拔掉”這事不靠譜,請問,老鷹沒有手,拿什麼拔指甲和羽毛?翅膀嗎?
野生環境已經很惡劣了,一不小心就會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被淘汰,幹嘛要自虐呢?
“五個月以後才可以重新飛翔,“這樣它可以再活三十年”丟失了喙、失去了指甲、沒有羽毛的老鷹是堅持不了5個月的,可能沒過幾天就餓死了,“再活30年”完全就是一種奢求。
勵志故事與科學故事不同,《鷹的重生》是一篇非常好的勵志課文,它可以用來激勵我們自己和身邊的朋友,只要我們願意放下過去的包袱,迎接和學習新生事物,就會有更多的可能創造更好的未來,也能實現人生的蛻變。
可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鷹的重生》有瑕疵,不要當科學故事講,從本質上講,它和“鳳凰涅槃重生”這類神話故事差別不大。
-
17 # 腦洞大開狂想曲
Rebirth of the Eagle,也就是鷹(或者雕)的重生,這篇文章翻譯成中文有幾點我們來說一下:
1.文章中說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的壽命可長達70年;
2.當老鷹活到40歲,羽毛、利爪以及最重要的噱都會老化;
3.將近四十歲時,它的喙、利爪和羽毛會老化;
4.要想繼續生存下去,它會經歷一場蛻變,這場蛻變會持續五個月;
5.為了重生鷹會撞向岩石,撞掉自己的喙。同時它會拔下自己的利爪,以及羽毛,整個過程持續五個月;
6.接下來是整個文章最重要的一部分,前邊所說的都是鋪墊:要想在困境中重生,就必須要做出改變,這個改變可能是漫長的痛苦的,但堅持過後就是新生。
現在我們知道了“鷹的重生”這篇文章實際上一篇雞湯文,並且是流傳了非常久的雞湯文,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聽類似的說法。實際上大多數人聽了這個故事,關注點會在它的勵志性上,不會想是否符合現實,或者說是否真實。這個故事漏洞太多,鷹根本活不到70年這是其一,拔掉自己的利爪、撞掉自己的噱、拔光自己的羽毛、持續時間要五個月,我只想說難道它不需要進食嘛?我們要知道鳥類是代謝非常快的動物,進食的週期會很短。
圖片中的鳥並不是鷹,而是白頭海雕,可以說是美國的國鳥,大家所說的鷹的重生,如果按照原文配圖的話,更準確的應該是“雕的重生”。下邊是某種鳥的頭骨,實際上我們可以發現它們的噱是和頭骨連在一起的,把噱撞掉實在是難以想象。
鷹的壽命大概在二十到四十歲之間,而至於鷹的重生,往往只是作為勵志的材料鼓舞人心,並不是真的。
所以說“鷹的重生”這碗雞湯我們可以喝,但是如果把這個故事當真的話就不太科學了。
-
18 # 小馬談古今
“鷹能重生”是怎麼回事,到底是不是騙人的?
所謂的“鷹的重生”的故事是這樣的,這個故事常見於各種雞湯文中。
但這個故事有幾個方面很不科學。
1、骨頭磨掉還可重生鷹屬於鳥類,鳥類和哺乳動物的骨骼在骨骺端閉合後就不會再長了,除非骨折後的修復,然而骨頭的修復和面板修復一樣,也會形成瘢痕,骨斷端兩側會蓬起,重生的鷹的喙的斷端會和正常的喙不大一樣,會有點畸形或者根部有點隆起,而在鷹的重生中說的似乎卻是完全復原。試問這樣一隻成年的鷹骨頭磨掉怎麼可能長的和原來一樣?
而且“鷹的重生”在自然界中發生過——哪怕是一張照片、一段視訊,甚至於科學雜誌上一段文字記錄都沒有。
綜上所述,所謂鷹的重生那篇文章的目的就是通過一個虛假的故事來表達人需要在適當的時候轉換立場達到勵志的目的,不關乎現實。
回覆列表
那我說說現實中動物的肢體是咋成形的,你也許就明白了。
毛:雛鳥羽化為成鳥的過程,我觀察過。麻雀在幼兒期,身上只有針狀的剛毛,雛雞、雛鷹另外還有絨毛,剛毛逐漸變粗變長,直到外殼爆裂,小鳥用嘴把爆裂的透明外殼摘掉,包在裡面的用來飛行的飛羽,就展開成形了。此後,鳥毛就如人的眉毛,每根都會在固定時間內,脫落與新生,但不是同時脫落,單棵眉的壽命據說是仨月,羽毛的壽命也可能是一年。
進食:不會休眠的動物,在環境適宜的情況下餓一個月不死,不是不可能,我家狗就是這麼挺過胃腸炎的。但餓成無縛雞之力的野生動物……同伴願意照顧它還行,可我見過雞、山羊,對待病弱的同類,會踩它、刨它,它是想把它扶起來,還是惡意攻擊呢,我不知道,只能人為把病弱的隔離出去。
野外的鷹鵰、老虎,吃肉之前都會拔毛,但我不信它們願意拔自己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