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泛海一月
-
2 # 曹煥之
答案是:肯定不能!首先毛筆,作為一個華夏傳統文化文字書寫的載體,你可以說他僅僅是一個工具而已,就像西方的羽毛筆一樣,這一方面來說,今天的硬筆肯定是已經完全並且完美的替代了!但有一點,毛筆傳承了幾千年,到今天用中國特有的毛筆在中國特有的宣紙上來書寫漢字,作為一門單獨的藝術存在於我們的生活點點滴滴,絕對不是所謂硬筆寫字可以相提並論甚至替代的!書法,絕不是簡單的用毛筆寫的字,他是一門藝術,一門祇有華夏民族才有的獨特藝術,毛筆與宣紙的碰撞,散發出的激情,產生的黑白對比,那種飛白,那種水墨韻味,甚至那種作者寄託的情感,散發出的中國傳統文化視覺元素等等等等,絕對不是今天的硬筆所能表現出萬一的,甚至我內心當中都不認為硬筆寫出的漢字作品可以叫做書法!
-
3 # 談天說地聊體育
我們的書法傳承應該延續毛筆字,而並非硬筆字,硬筆字有鉛筆字,圓珠筆字,碳素筆字,鋼筆字等,但並沒有把書法的真正意思表達出來,還是要靠毛筆字來展示書法的藝術魅力和獨一無二的視覺效果。
-
4 # 翰墨書道
硬筆書法對於毛筆書法而言,是新生事物,比起毛筆書法的悠久歷史而言,確如此。隨著人們對硬筆工具的理解和認識的越來越深刻,對硬筆工具效能的駕馭能力越來越嫻熟,而對毛筆書法技法的借鑑和融會貫通也越來越成熟,說起能夠延續毛筆書法藝術的精髓是完全有可能的,不夠是在保持硬筆書法工具的效能上的延續,而不是完全保持毛筆書法的精髓,這是不現實的,也沒有什麼大的意義。
硬筆延續毛筆書法的精髓不是全盤照搬,那樣還不如直接去臨摹學習毛筆書法,不如不要硬筆書法。而實際上,自硬筆工具進入中國以來有不少的書法家就開始探索這個問題,硬筆延續或者說借鑑毛筆書法的精髓,非常成功的並不少,如陳公哲、鄧散木、黃若舟等。
現代的雙筆齊頭並進的優秀書法家更更多,他們把硬筆書法象毛筆一樣書法藝術化孜孜以求,如,江鳥、李洪川、龐中華、盧中南、王正良等,他們的做法思路正確,並努力去實踐。即便是電腦出現後的無紙化書寫,仍然在硬筆書法領域開拓出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他們的硬筆書法即滿足了使用的同時也開闢了書法藝術的新境界,新領域。雖然說硬筆書法從制式上不可有毛筆書法那樣的鴻篇鉅製,但從出精品上看,硬筆書法不失為書法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其書法藝術的發展和毛筆書法一樣在未來會有非常遠大的前景。
回覆列表
為什麼呢?其原因就在於“硬”與“軟”的這兩大差異。因為毛筆的這個“軟”,給書者揮灑豪情提供了極大的自由度,書法造詣高的書家,可變化出萬千可能。而硬筆因為筆頭“硬”,它在模仿毛筆的書寫變化時受到很大阻礙。我們可以看到,網上很多硬筆愛好者,書寫時寫出了些毛筆的韻味,但就是這僅有的味道,也多是靠紙張下襯上有一定彈性的墊板,靠筆的壓力調整,才能有限地模擬出字的線條輕重變化。這是一種看似有效,實則無奈的選擇。
所以說,在毛筆面前,硬筆永遠是小小的老弟,身份是提高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