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艾迪影視館
-
2 # 亦尋尋開心
《我們與惡的距離》講述的是2年前賈靜雯與溫昇豪這對恩愛夫妻,遭逢一起「戲院槍殺事件」意外痛失愛子,兩人關係瀕臨崩解,人物性格也是前後反差。對臺劇的印象一直是青春偶像劇,曾幾何時,臺劇也撐起了一片天,捧紅了很多臺灣偶像,像是這類揭露社會現實的劇還真的是少,可能我自己也關注的少。但賈靜雯一直覺得演技很好,出演倚天屠龍記中的趙敏深入我心,翻拍劇能得到大家的賞識很不容易了哦,而且現在她身為三個孩子的媽媽,劇中的母親角色痛失孩子的心情,我想更能消化並表達出來。
-
3 # 娛樂兒真相
小娛兒來啦~
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我們與惡的距離》主要講述由一場無差別的殺人事件,延伸出幾個不同立場的參與者,對這件事情的不同觀點和做法。
殺人犯李曉明讓原本平靜的家庭蒙上陰影,面對烏壓壓的受害人家屬,父母惶恐地自問:“這麼多人,我們要怎麼道歉,我們要怎麼賠償?”
妹妹李大芝因這件事情兩年無法走出陰影,不敢面對來自社會的指指點點,被父母逼著改名換姓,“以後誰問你,你就說你爸爸媽媽車禍死了,哥哥也死了,死三個人就好了,不能連累你也葬在這裡。”
宋喬安,受害者的父母之一。兒子意外被殺,讓夫妻二人的關係急轉直下即將分崩離析,女兒處在動盪的心理轉變期,面對這樣的情況她束手無策,在生活和工作的失衡中焦慮不安。
律師王赦,殺人犯的辯護律師,被受害人家屬痛罵潑糞,回到家受到妻子的質疑:“你怎麼做這種人的案子?”王赦希望未來的孩子能平安快樂的長大,所以想探究犯罪者的心理成因。
劇中還有一個值得深思的地方,王赦的孩子在幼兒園被“不明人士”挾持,宋喬安得知訊息後迅速擬訂了三個新聞標題,其中一個為“精神病患傷人事件的回顧。”
現場,一位市民接受採訪說:“我看到那個瘋子啦。”一位中年父母說,那人就是神經病,和上次那個精神病罪犯一樣啦…在這樣的情況下,眾人似乎默認了一個觀點:不明人士=精神病=罪犯。
真相未明,事情提早有了定論,精神病患者被人當做怪物、犯罪分子。很多病情輕微的人都被強制送到了精神病院。人們似乎都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僅憑網路上的隻言片語就能精準、明確的給一個事件下結論,我們似乎都站在所謂好人的立場上。
這部劇可以穿透事件表面、撕下新聞標籤,突破大眾容易以“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盲點。最最重要的一點告訴大家:“好人與壞人沒有一定的標準!”
回覆列表
故事主要描繪無差別殺人事件中,加害者與被害人各家屬的心理狀態。
取材社會問題不免有投機取巧和向觀眾強行灌輸思想之嫌,不過還是很好奇編劇對於精神病人的社會管控的看法,如果沒有什麼建設性意見,只是羅列芸芸眾生那真的沒什麼意義。製作上的話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