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田忠華
-
2 # 老胡調侃情感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剖析一下古時候的婚姻為何要男耕女織,這樣的生活方式的產生,家庭背景是怎樣的一種狀況,再來分析當下好的婚姻是怎樣的一種模式,看一看當下的與古時候的婚姻有無相似之處。
由於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人們的生活來源需要在土地上的工作才能夠得以保證。土地上的所有活計都是需要力量的輔助,才能夠確保收穫,我們知道,男人的力量基本上都要優於女人,這是生理上的差異所決定了的,因此,土地的工作由男人來實施,是無可非議的事。女人由於她們的生理基因,促成了心靈手巧這個天性,在家庭生活中,從事紡織的工作是定當無疑的了,因為體力上的付出,相對於土地方面來講,要輕鬆的多,另一個方面,女人的耐力比男人長久,經緯線的張弛,在時間裡是急迫不來的。
既然如此的分工是那樣的合理,彼此又都極力配合著努力去從事自己的份內之事。雖說一個從事著室外的農田工作,一個在家中盡心盡責的於紡機旁做著促織的事務,可他們的心依然貼的很近,都是熱盼著自己的家庭生活,一點一點地飽滿、富足起來。
究其實質,不外乎平凡人的家庭生活都是非常平常的,以一顆愛的感情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對於身邊所愛的人同樣給予愛的施捨。
如果把這樣的婚姻模式應用到現今目下,我感覺同樣不失為一種好的模式。這裡我並不是說也要人們再去從事男耕女織的工作,因為時代的發展,男耕女織的生活狀況已不能夠適應社會需求。我不過是說,無論婚姻家庭中的什麼人,能夠做到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也就是在生活的日月中熱愛自己,同時,也將自己心中的那份真摯的愛賦予給家人,在這樣的情感中得到生活中的樂趣和快感。
當然,生活中真正做到這樣的狀況,並非僅憑一顆愛心,就能夠一蹴而就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單獨的一個個體,具有著自己的性情和愛好,這就需要我們於每一個生活日月中,去摸索出適度賦予的愛的力度。如膠似漆的甜蜜,只能是戀愛期間的美好,婚姻狀態中充徹著的是無數個瑣碎而又繁雜的家務細節,平凡人的日月都是如此。設若愛的力度過大,迫使的他人有一種“緊箍咒”的感覺,那也是得不償失的。所以,我們在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前提下,恰到好處的做到既近又遠,不給他人帶來絲毫的緊迫感,既將自己心中的愛饋贈給了對方,又沒有給予他人以壓力。輕鬆而又愉快地度日,是多麼令人舒心的事呀!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我相信,這樣的相似之處,就在於一個愛自己的人,在尊重他人的人格的同時,將自己靈魂深處那赤誠的愛,毫無保留的賦予給心中的所愛之人。這樣的婚姻模式,應該是令人稱羨的,和值得效仿的。
回覆列表
男耕女織,是一種傳統的模式,現在已是文明、科技發展的社會,男女平等的社會,女子同樣能夠為社會發展做貢獻的時代,對於男女不應有什麼歧視的想法,對於婚姻更是要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