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18781102752

    不太瞭解心理方面,就字面意思來說,我的理解是善於社交的內向性格的人吧。

    如果我這個理解是正確的,我能想起來的典型代表就是我爸。

    我爸是個交友廣泛的人,無論是跟市裡領導還是裝修工人他都能處的特別好,給他人的感受就是擁有紮實專業技能又不恃才傲物尊重朋友熱心助人的好人,所以他朋友特別特別多,我從小的印象就是,有什麼需要,他總能找到與這方面相關的朋友幫忙,甚至有叔叔知道會主動提出幫助。不過朋友多的另一大壞處就是:應酬特別多。

    我爸是60後,那時候的工作社交環境不像現在中國,酒桌文化濃厚,現在已經好很多了,而在過去,酒桌文化的興盛不用多說大家心裡都有數。

    因為我爸朋友眾多關係網大且善於炒氣氛,很多人需要牽線搭橋或者純粹玩的時候都會拉上他,我印象裡一週7天,應酬的晚上不少於4天,小學時期還有叔叔們在我家通宵打牌的記憶。

    這樣的一個人,我一直以為我爸是屬於天生性格外向的人,所以在我初中時,我拿雜誌上的性格測試題測我爸測出來是內向型人格時我第一反應就是不準。我笑著跟老爸說:這測試一點不準。我爸沉默了一會兒,說挺準。我回想不起來他當時的原話和表情了,只記得當時我的震驚。我不明白,一個內向的人怎麼可能會像我爸那樣與人對答如流,說話頭頭是道呢?在我幼小的定性思維裡,內向型的人是跟我一樣,認生,不敢主動與人交流,不敢發言不願上臺喜歡自己一個人安靜待著。

    現在我長大了,知道了,性格和社交技能是兩回事,內向型的人不意味著不會社交不會交朋友。只是,內向的人可能會比外向型的人更需要休整,更需要有時間靜下來與自己相處,花比外向者更多的時間恢復和人交往帶來的壓力。可是我爸那些年,似乎不太有這樣的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兒7歲了沒有安全感,愛哭又黏媽媽,現在想改變她,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