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東歷史

    先說兩漢吧

    西漢初期

    剛開始時,漢朝沿襲了秦朝的制度。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最大的文官,輔佐皇帝管理全天下的政務;太尉是最高的軍事長官,相當於三軍總司令;御史大夫,管監察,輔佐丞相監管一切政務的實施,相當於副丞相。

    變化:

    到漢武帝時期,為了削弱丞相的權利,加強皇權。三公做了調整,引入了大司馬大將軍。將三公更改為: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馬相當於以前的太尉,大司徒相當於以前的丞相,大司空相當於以前的御史大夫。只是主要權利掌握在大司馬手裡,也就是大將軍的手裡。畢竟槍桿子裡出政權。霍光、王莽都做過這個位子,都是權傾天下。

    東漢初:

    東漢初年,沿襲了西漢,三公為: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劉秀在建武27年,劉秀再次弱化三公的權利,加強了尚書的權利(這時候的尚書,可不是明清時候的尚書,此時的尚書只是負責內廷事務,官階很低),劉秀是直接管理具體事務。劉秀省掉了大司馬,又恢復了太尉。這時候的三公為:太尉、司徒、司空。只是名稱前面沒了大字。權利沒那麼大了。

    東漢末:

    漢獻帝初年,搞了一個大司馬,但是太尉還在。三公為:太尉、司徒、司空。只是大司馬在三公之上。太尉也沒有以前的軍權那麼大了,主要集中在了大司馬手裡。

    漢獻帝建安13年,漢獻帝省去了三公,設立了丞相。大家都知道啦,曹操來了

    三國:

    這時期依然保留三公,分別為:太尉、司徒、司空。另外還有三師:太師、太傅、太保。這三個一般都是榮譽稱號。還有上公:太傅、大司馬、大將軍。只有大司馬和大將軍掌握實權,包括三公在內的多為虛職。

    晉朝:

    晉朝設有八公:太師、太傅、太保、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數題(同餘的概念及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