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卡爾

    中國書法藝術是視覺藝術,黑白藝術,線條藝術等。它是抽象的,也是具體的。有人說寫出法是戴著鐐銬跳舞,是無聲的音樂等等。書法是用毛筆寫漢字,上所要求必′須以漢字為載體,透過其結字筆畫來完成。這方面各種書體古人幾乎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所以現代人練書法,所謂化古就是無我的臨摩,練好基本功,然後走出來,化古為我,在揮毫抒情的時侯,就完變成自己的情感表達了,好壞與否?任人評說了。

  • 2 # 呂永亮

    如何理解書法的“我化為古”和“化古為我”?

    通俗易懂的講,“我化為古”就是千年“留級生”,躲在學校裡面混日子既沒有“風險”、也不想獨立……

    “化古為我”就是畢業生,以成年人的姿態進入社會,然後接受社會的各種洗禮。

    “我化為古”適合做匠人,而藝術家就必須做到“化古為我”。

  • 3 # 神韻軒書法

    如何理解書法的"我化為古″,和"古化為我″?

    臨摹時貴得古人字帖的精神格調。創作時貴從古人字帖脫化,貴有自己的精神格調。

    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說:"要之,每習一帖,必使筆法章法透入肝膈,每換帖後,又必使心中如無前帖,積力既久,習過諸家之形質性情,無不奔會腕下,雖曰與古為徒,實則自懷抒軸矣。″

    他說的大意是每臨一帖,要熟爛於心,換帖後專一的臨這種帖,不要想著前帖,不要串調。心中無我,當學過多家字帖後,取各家所長,總而成之,在創作時,做到食古能化。

    在出帖後,我們在創作作品時,無我則無自己風格,以古人法理,寫

    自己的性情。有自己的精神格調。

    所以說,臨帖貴得他神,創作貴得我神。

    書法家董其昌的臨帖、創作方式是怎麼樣的?

    一,實臨:起初他臨帖是忠實於原作的,沒有滲入個人意趣,他曾在臨褚遂良《千字文》以後寫道:"觀者必訝為餘本家筆意安在也″。說明他作的是實臨。

    二,遺貌取神:這一階段的作品,臨得不太像,加入了個人意趣。既有古人精神,又有自己意趣。做到了沙孟海先生說的"處處有古人,處處有自己。″

    董其昌提出的"離合論″內容是什麼?

    他說:"蓋書家妙在能合,神在能離,所以離者,非歐、虞、褚、薛名家伎倆,直要脫去右軍老子習氣,所以難耳。哪吒拆骨還父,拆肉還母,若別無骨肉,說甚虛空,粉身始露全身,晉唐以後,惟楊凝式解此竅耳,趙吳興未夢見在。″

    董其昌臨摹時有"他神″,創作時有"我神″。自成一家,形成了秀逸空靈的書法風格。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下圖書法作品為董其昌所書,國畫作品為董其昌所畫)。

  • 4 # 無為大聖o

    我化為古是學習古代大書家的書法作品時,最好能作到對書家的身事有所瞭解,這樣就能選準自己想學的字帖,然後臨起帖來才能一步步接近古人所寫的字和所要表達的意境,這樣做你所寫的字就越來越有古意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比如:當今有很多書法愛好者學臨歐陽詢的九成宮帖,其不知歐陽詢在寫九成宮的時候年齡很大了,他的楷書到了爐火純青的高度,所有的點畫都作到了長一分兒見長短一分見短的水平,君不想你怎麼去學?更有甚者歐陽詢書寫時心情平靜如水,從字裡行間就能窺見,你怎麼化歐陽詢為你?

    所以從這個角度去學習古人書法不通。那就換個角度去思考去學習吧。中國書法講究的是筆法,筆勢,筆力和筆意,筆法就是中鋒用筆,筆勢是八八六十四種筆畫(專指楷書),筆意是書法家寫作品時書發自己的胸中之氣。由此窺見一條我作為古的路,那就是“筆力”,古人書寫任何字型都不外乎兩種筆力,一種是外拓筆力,一種是內厭筆力。也只有褚遂良寫的楷書近乎外拓與內厭筆力之間,但是古人都沒能給這種筆力定格,後人也只有瞻仰和學習的份了。

    不論你掌握了那一種筆力就作到了我化為古和古化為我了。

    一管之見,方家教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G冠軍面板上線,666大禮包限時特惠,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