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桃K609

    孩子其實跟我們大人一樣,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外因的影響造成出現不良情緒,這個其實很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有的父母因為不知道怎麼處理,發現孩子出現了不良情緒,經常強硬對待孩子,以一種以暴制暴的方式簡單粗暴的解決,如果這樣做,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尊心、安全感的傷害,嚴重的甚至會引起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或者為了讓孩子能夠儘快平復,採用順從孩子的辦法,要不買吃的或者買玩的讓孩子安靜下來,採用息事寧人的辦法處理,這樣也會讓孩子心理產生“情緒勒索”,以後只要處理什麼事情,都用這種辦法來威脅大人,逼大人就範。

    其實孩子的情緒和人生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處理事情是怎麼樣的,孩子們很容易就會學去按父母的方式來處理,其實孩子在遇到問題,或者情緒波動的時候,父母是最好的穩定來源。培養情緒能力,越早開始對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越好。父母在處理孩子情緒方面問題的時候,可以採用以下幾點方法。

    ​​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有情緒的變動很正常,一個人不可能成天都是一種情緒,還是的情緒變化更頻繁。如果孩子出現情緒波動的時候,父母首先應該理解和傾聽孩子的想法,以一種同理心去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發現父母願意理解他們的感受的時候,他們就會讓心情慢慢沉澱平復下來,然後父母才能夠從孩子那得到為什麼孩子會情緒波動的原因。這時候結合原因去開導和安慰孩子,讓他們能夠理解事情的原因,排解他們內心不舒服。

    ​​2.父母要及時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

    很多父母因為工作忙,家庭忙,反正各種忙,經常會忽略孩子情緒變化的苗頭,只有等到孩子情緒爆發了,這個時候才會去關注孩子。其實這樣也會讓孩子心理產生負面影響,覺得父母似乎對他們關心不夠,容易讓孩子的安全感受到影響,也會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父母應該及時的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跟孩子溝通,發現他們情緒波動的原因,以一種平等的方式跟孩子交流。不要還是一說什麼,大人就說你一個小孩懂什麼之類的話,這樣會扼殺孩子跟父母溝通的慾望,慢慢的孩子就不願意把心裡話告訴父母。

    ​​3.正確引導孩子的認知,幫助孩子思考解決方案

    當孩子的情緒變化的原因大體瞭解後,我們應該跟孩子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引導還是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比如孩子跟我們說他的書本不小心被同學撕破了,心裡很生氣,還動手跟同學打架了。這時候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父母能明白他的書本被撕破的難過,但是動手打人也是不對的,我們是否還能想出更好的處理辦法呢?以一種引導式方法讓孩子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樣的培養方式可以讓孩子慢慢懂得遇到事情要控制情緒,然後認真想出辦法來克服和解決問題,提高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理解《大宋提刑官》中刁光鬥這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