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亞維青少年心理
-
2 # 果殼太大
為什麼快樂是"偷走"呢?也許時間被孩子擠佔了不少,甚至為了孩子壓縮個人娛樂時間,但快樂確是加倍的。
簡單舉個例子,以前週末兩個人去逛公園,只是聊聊天,吃吃零食,趟水。但有了孩子,可以玩水槍,一起堆城堡,比賽踢球,連放風箏也比從前開心了。因為除了快樂,還有看到孩子成長的成就感,這可是沒有孩子體會不到的。。
-
3 # 螢火蟲與夏天
當了父母之後,快樂被偷走?
樓主的提問估計意思是有了孩子後會擠佔很多個人的娛樂時光!的確,有了孩子後,再不能隨心所欲地通宵看小說玩遊戲,再不能隨性地開啟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再不能一下班就深深陷在沙發裡發呆追劇吃零食。有了孩子後,整夜覺已是一種奢望,忙碌了一天還得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著手解決老師反饋的在學校出現的問題,更頭疼的是孩子發燒後整夜的哭鬧和不知所措。
可凡事都有兩面,有得有失。有些快樂,也是無可比擬的。有了孩子後,那種血脈上的延續,讓你不再那麼害怕歲月流逝和日漸衰老,更多了一份安定從容。有了孩子後,和她一起從嗯啊無意義的聲詞到稚聲稚氣地流利表達,從蠢萌蠢萌的小baby到淘氣可愛的小姑娘,每一次她的一點點進步、突破,都會讓人欣喜萬分。
龍應臺說過:“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父母之於我,正如我之於孩子,這種緣分,可遇不可求,終將逝去,唯有在擁有時好好珍惜,當逝去時才不至於那麼懊惱哀傷!這種牽絆,時時糾纏,是苦,卻更是甜!
孩子佔用了單身時的自由,同時充實我們對抗無意義和最終消亡的惶恐。
這一部分,有沒有孩子都會面對,但是有孩子,會安然一些。畢竟綿延的子嗣,就像綿延的群山,四季更迭的麥浪。
不管怎樣,我們的基因一直存活著。
這也許是孩子的意義。
一個人快不快樂不是孩子決定的。
而是她/他,心田裡有沒有善意有沒有歡愉。如果有,那麼他會把快樂帶給孩子。如果沒有,不管有沒有孩子,都是個寡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