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7162321696280h

    光憑圖案難以判斷年代,具體還要看水缸的釉面、花色、顏料、磨損以及圖案的精美程度,符合哪個年代的特徵才能判斷。

  • 2 # 小太陽文案Z

    清順治(公元1644—1661年,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朝歷時十八年,社會動盪,百廢待興,景德鎮御窯廠沒有恢復大規模生產,產量很少。清人葉夢珠《閱世編》記載:“順治初,江右甫平,兵燹未息,瓷器之醜,較甚於舊,而價逾十倍。”官窯生產時停時產,所以官窯瓷器並不多見,而民窯則開始全面恢復大規模生產。常見的多數為民窯生產的日常用器和供器之類,大多製作欠精細,胎體厚重,釉面青白,器足高深,具有明顯的明末初特徵,造型及圖案也較多地保留了晚明風格。然而青花瓷的繪畫技巧卻有了新的突破和發展,改變了明代以來的粗獷筆法,運筆時勾、染、擦並用,紋飾多能分出陰陽面和層次,已經顯現出清代風格的面貌。

    麒麟,麋身、牛尾、馬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黃色肉。這種造型是古人把許多實有動物肢解後重新組合的一種幻想中神獸,這是華人“集美”思想的充分體現。它與 鳳、龜、龍共稱為“神獸四靈”,麒麟居四靈之首。 在民間傳說中,麒麟與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時至今日,在濟寧、曲阜、嘉祥、鉅野等地仍流傳著孔子與麒麟有關的傳說故事.

    傳說孔子的父母叔梁紇與顏徵在婚後,經常到尼丘山上燒香祈禱,保佑能添個健康的男孩兒。一日,忽見天降麒麟,並吐血於石上,孔母因曾坐於石上而受孕,孔母臨盆時,一陣悠揚的鼓樂之聲,從天際傳來,隨之,一隻玉麒麟口銜玉帛從天界緩緩而來,將玉帛吐到孔母面前,上面寫道:“天遣奎星下凡,將要振興周朝。”玉麒麟騰雲駕霧而去之時,孔子誕生了。 孔子所著《春秋》於此絕筆,故《春秋》又別稱“麟史”、“麟經”。

    麒麟是中國文化的傳統題材,他是伴明君出現,有明君和賢人輩出的意思,他和芭蕉伴隨出現在瓷器上。這也和明末清初時期的社會有很大關係。也是社會的一種祈求,到順治的時候瓷器的畫面題材名人軼事,歷史故事就越來越少了。洞石花卉,花鳥,風景,瑞獸等出現較多。這件芭蕉麒麟紋大盤就是當時典型的畫面題材,底款“玉堂佳器”款。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標型器。在陳潤民主編《清順治康熙朝青花瓷》一書中就有幾款故宮博物院藏青花瓷器。大盤口徑35公分,高8公分,足徑18.5公分。

    麒麟是靈獸也是仁獸,他代表了一定的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對於個人的品德,孔子強調仁和義,尤其是仁。義者宜也,即一個事物應該有的樣子。《論語 顏淵》中記載,樊遲問仁,孔子回答說“愛人。”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會責任。孔子用“仁”這個字泛指人的德性,含義是“品德完美”。

    有趣的是馬未都的節目中曾經說過當時官方很喜歡這個題材還有事因為八旗和芭麒音同,所以寓意比較好的緣故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歷差異較大的夫妻價值觀、人生觀差異很大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