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滅六國的戰略:
1、乘六國混戰之際,秦王政採納了尉繚破六國合縱的策略,“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釋義:不吝惜錢財來賄賂六國高官,使六國無法組成聯盟)”,從內部分化瓦解敵國。
2、繼承歷代遠交近攻政策,確定了先弱後強,先近後遠的具體戰略步驟,李斯建議秦王政先攻韓趙,“趙舉則韓亡,韓亡則荊魏不能獨立,荊魏不能獨立則是一舉而壞韓、蠹魏、拔荊,東以弱齊燕“
釋義:趙國被佔領,南韓就滅亡了;南韓滅亡,楚、魏就不能獨自存在;楚、魏不能獨自存在,就是一舉而摧毀了南韓、破壞了魏國、挾制了楚國,向東面進而削弱齊、燕 。
二、秦國自身優勢: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由於社會改革比較徹底,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權,新興地主的力量比較強大,經濟發展迅速,軍隊裝備精良,戰鬥力強。到秦王政執政時,關東六國先後衰敗下去,唯獨秦國越戰越強。
三、秦滅六國的過程:
1、滅韓: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南韓降將內史騰率秦軍滅南韓,俘韓王安,韓亡。所得韓地置潁川郡。
2、滅趙: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國大將軍王翦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置邯鄲郡、鉅鹿郡、太原郡。趙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3、滅魏: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軍王翦之子王賁率領10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3個月後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
4、滅楚: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渡過淮水,圍攻楚國都城壽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軍鬥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佔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人復立昌平君為王。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置會稽郡,楚亡。
5、滅燕: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趙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秦始皇於代地設定雁門郡。
6、滅趙: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不戰而降,齊亡。
四、結果:
從公元前230年攻打南韓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後按順序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即秦朝。
一、秦滅六國的戰略:
1、乘六國混戰之際,秦王政採納了尉繚破六國合縱的策略,“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釋義:不吝惜錢財來賄賂六國高官,使六國無法組成聯盟)”,從內部分化瓦解敵國。
2、繼承歷代遠交近攻政策,確定了先弱後強,先近後遠的具體戰略步驟,李斯建議秦王政先攻韓趙,“趙舉則韓亡,韓亡則荊魏不能獨立,荊魏不能獨立則是一舉而壞韓、蠹魏、拔荊,東以弱齊燕“
釋義:趙國被佔領,南韓就滅亡了;南韓滅亡,楚、魏就不能獨自存在;楚、魏不能獨自存在,就是一舉而摧毀了南韓、破壞了魏國、挾制了楚國,向東面進而削弱齊、燕 。
二、秦國自身優勢: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由於社會改革比較徹底,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權,新興地主的力量比較強大,經濟發展迅速,軍隊裝備精良,戰鬥力強。到秦王政執政時,關東六國先後衰敗下去,唯獨秦國越戰越強。
三、秦滅六國的過程:
1、滅韓: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南韓降將內史騰率秦軍滅南韓,俘韓王安,韓亡。所得韓地置潁川郡。
2、滅趙: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國大將軍王翦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置邯鄲郡、鉅鹿郡、太原郡。趙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3、滅魏: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軍王翦之子王賁率領10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3個月後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
4、滅楚: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渡過淮水,圍攻楚國都城壽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軍鬥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佔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人復立昌平君為王。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置會稽郡,楚亡。
5、滅燕: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趙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秦始皇於代地設定雁門郡。
6、滅趙: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不戰而降,齊亡。
四、結果:
從公元前230年攻打南韓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後按順序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即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