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漢小獅子
-
2 # 飛翔的螞蟻
這個問題我從以下幾個維度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實體店和購物平臺的價格區別
隔行如隔山,大眾在第一認知都覺得網上的東西便宜,都進入一個誤區某品牌電視網上55寸的多少錢?實體店為什麼這麼貴啊!其實顧客認知的東西比較籠統沒有具體到產品配置及型號,接收資訊不詳細導致,覺得實體店都比網上貴价格差異大。真的是這樣的嗎?拿家電來舉個例子,其實網上有30%的產品是要比實體店貴(這30%是各大平臺和廠家的網路專用機型)會出現線上線下共同銷售,平臺為了吸引顧客拿這些機器做爆款吸引客戶,實體店為了保證利潤會比網上貴些,這跟實體店銷售人員對價格的靈活因人而異,只是多賺一點少賺一點。剩下70%的產品網上能做的實體店也可以做,有的甚至比網上便宜。
平臺和平臺之間價格差距大的原因:
首先大家選購產品要看品牌、型號等進行對比,一般都是建議官方旗艦店進行對比可信度保障更高。一般情況下同品牌型號官方旗艦店價格都是一樣的。
非官方旗艦店,大家要看店鋪名,第三方掛靠平臺銷售價格百花齊放是普遍的情況,這裡出現的會有以下幾種情況,1拿貨價格降了,2庫存積壓為了清庫,3有可能是返修機及瑕疵產品,4平臺促銷活動。
以上這些都是價格差異大的原因!
網購任何產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出發沒有絕對和相對的問題 ,實體店有的最好好好了解體驗產品,若價格差異不大自己能接受的建議實體店拿後期售後服務方便 ,實體店沒有的產品看看店鋪信用和開店時間,及使用者評論折中選購。
-
3 # Yo丶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當我們在實體店購買一樣商品或者貨物的時候,該網上的線上電商正在以不同的價格銷售此商品。
作為顧客,在購買的時候早就有通過手機來比較零售商線上和線上和線下的價格,然而,在零售店線上、線下價格不統一的情況近幾年來比比皆是。自從《華爾街日報》報告了沃爾瑪通過提高線上價格來擴充套件實體店的客流量之外,線上線下同一樣商品的價格差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
經常去線下實體店消費的顧客都清楚,在線上商品的定價一般要比線下低一些。這也是零售商通過了解顧客在銷售渠道中的不同感受來定製的價格戰略。
顧客的關注點對於價格的影響
不管是電商購物,還是實體店購物,顧客們都有針對自己關注的點,或者是線上線下購物的便利性,購物體驗以及商品價格這幾方面做出權衡之後的選擇,針對購物環境的不同,顧客們所關注的點也是不一樣的。
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顧客會對線上線下的差價最為敏感呢?
在一項美國的市場調研中,對2400名顧客分別進行了調查,調查的商品分別是3美元的牙刷、30美元的毛衣以及300美元的平板電視,調查者告訴消費者同一樣商品的線上線下的價格差異分在5%到20%區間內,有的時候線上便宜,有的時候線下便宜。
最後的調查結果是,當人們在實體店感受到商品的即使性和購物專享性之時,他們往往更能夠接受商品以更高的價格在實體店銷售,消費者更能夠理解零售商因在實體店所付出更高的銷售成本,比如租金,比如人工成本以及水電費等。
調查結果顯示:
有59%的消費者願意接受低價商品的價格差
對於生活中的低價商品,比如案例中的3美元的牙刷,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店內價格比網上要多出5%,另外,有51%的人認為店內的價格比網上高出20%也是情理之中,可以接受。
對於價格更高的商品,如果網上便宜,人們更容易接受網上購物
對於30美元的羊毛衫或者是300美元的電視,有3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能夠接受網上便宜20%,只有18%和17%的受訪者願意接受同樣的商品在店內便宜20%。
在這項調查中,年輕人對於價格差異往往更容易接受,而45歲以上的中老年消費者對於價格差願意接受的比例不超過20%。
從性別方面來看,男性對於價格差異的接受程度更高,而對於女性而言,有30%的女性產品對於中等商品的價格差感到滿意。
線上線下購物中對於消費者的幾點建議:
1,正確對待“網路專供款”
經常在線上購物的消費者都對於“網路專供款”這幾個字不太陌生,同樣的商品,在旗艦店中國的商品要比實體店低很多,很多的消費者便看中其中的低廉價格選擇購買。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電商專供款”產品的價格較低並非完全是電商平臺的渠道成本較低造成的,而是很多的商品本身就存在著其適宜線上銷售的“電商特性”!
也就是說,即使是線上線下型號相似的產品,“電商專供”款在外觀差異,質量等級,能效等級,以及商品型別中也是有不小的差異的。
很多的廠商曾經表明,對於網路專供款,主要也是根據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和習慣,在經銷商的大量需求下進行的大資料定製,雖然有著同一套的質量管理標準,但是針對的目標群體不同,也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但是並不存在質量低下這樣的說法。
同時,絕大部分的網路專供商品都打出“低價”的戰略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在產品的配比上通常還是和實體店有一定的區別。
所以,消費者在購物的時候,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理性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不要一味的只看價格!
2,貨比三家,選擇自己最合適的
無論是線上的“電商專供”還是線下的產品,如果是同一個廠家推出的,質量都是可以保證的,消費者選擇何種渠道的商品,完全是需要以自己的需求為導向的,但是如果價格差異過多,那麼價格背後所承載的質量絕對是不一樣的。
所以,在購物的同時,不要一味的追求低價產品,而忽略到自身的需求,需要綜合考慮實際價格,貨比三家,才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商品。
3,服裝消費中,注意對於價效比的考量
在購物的時候,經常會有長輩提醒“一分錢一分貨”!其實從對比和實驗中,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寧波市出入境技術中心紡織實驗室的副主任分析說,很多的企業為了避免消費者盲目比價,對於線上商品的型號都做了一定的調整,看起來似乎是同一種商品,但是質量上還是存在著一些差異化。
在購買商品的時候,消費者需要對價格和質量等具有理性消費心理,對於價格差異較大的服裝商品一定要謹慎購買和消費。
4,對比電商平臺和實體店,從購物體驗、商品質量等多個方面進行考量
消費者在購物商品的時候(尤其是貴重物品),可以通過實體店和線上商城中的綜合對比來決定哪一種渠道來進行購買,也可以在實體店中對真實的物品進行產品體驗來獲得更為直觀的體驗和感受。
回覆列表
你這個問題其實有點模糊,沒有明確具體商品和相應平臺,也沒有說明巨大是多大,很難分析具體原因。
籠統來說,銷售渠道定價往往有相應的考量,但是基於競爭,目前各個平臺的定價其實是趨同的。如果有差異,往往是平臺補貼,或者是商家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