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第四劍

    是欣賞水平提高了。剛改革開放,港片傳內地,很新奇。那時大陸電影政治色彩太濃。現在大陸電影發展超過了香港,所以顯得香港沒有好電影了。

  • 2 # shaniapan

    以前香港邵氏開始 很多編劇 導演思想天馬行空 演員們都是憑演技的 後來周星馳九零年拍了很多我們記憶猶新的佳作 看看現在的港片 基本都是抄襲 特技糅合進去的片子 不是不經典了 是才盡了

  • 3 # 仲卿書單

    大家好,這裡是絮絮叨叨的仲卿。

    其實現在也是偶有港產佳片,如《追龍》《無雙》《使徒行者》等,只是大家不再像之前那樣每次都飽含期待。

    之所以現在喜歡說“港片再無經典”,主要是因為以前有這樣的條件:

    一、經濟繁榮。在港片的黃金期,香港地區經濟處於高速發展期,作為世界金融交易視窗,香港電影也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同時趕上美國好萊塢短期陣痛期,港片的黃金期不僅影視劇風靡全球,粵語金曲傳唱至今,伴隨著音像製品還能對外進行文化輸出,展現了強大的藝術影響力;

    二、文化包容。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香港的成長也是無數人的追夢故事,無數像徐克這樣越南出生長大的人,可以在這個城市追名逐利揮灑人生;

    三、開拓創新。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期,無論是動作戲、喜劇亦或是情感戲,種類繁多可以全方位的滿足觀眾們的口味,影視的繁榮也助推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而現在,香港經濟的結構單一、影視人員北上或者出走好萊塢、創意上的套路化,讓香港電影的發展勢頭按下了暫停鍵,加上同一時期歐美、日韓、中國內地以及印度等影視產業基地的興起,觀眾們有了更多的選擇胃口也越發刁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於是創作熱情不高吃老底炒冷飯成了家常便飯,又進一步打擊了整個行業的積極性。

    畢竟,它也曾經輝煌過。

  • 4 # 老灼夜話

    港片的落寞,終歸到底是因為後繼無人所致。

    我們先來細說下港片巔峰時期的作品。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影片,影星。小心暴露年齡,哈哈!

    1.《醉拳》系列1978年上映

    主要演員:成龍、劉德華、任達華等

    2.《最佳拍檔》系列1982年開始上映

    新藝城影業出品,主要演員:許冠傑、麥嘉、張艾嘉等

    3.《五福星》系列1983年開始上映

    嘉禾電影出品,主要演員:成龍、洪金寶、狄威、陳欣健、曾志偉、吳耀漢、秦祥林等

    3.《開心鬼》系列1984年上映

    主要演員:黃百鳴、李麗珍、BEYOND等

    主要演員:林正英、許冠英、錢小豪等

    主要演員:成龍、元彪、張曼玉、楊紫瓊等

    主要演員:張國榮、王祖賢、午馬、劉兆明等

    主要演員:胡慧中、惠英紅、柏安妮等

    主要演員:周潤發、劉德華、周星馳、吳孟達等

    主要演員:李連杰、關之琳、甄子丹、莫少聰等

    主要演員:周星馳、吳孟達、朱茵、張敏等

    11.《古惑仔》系列1996年開始上映

    主要演員:鄭尹健、陳小春、謝天華、錢嘉樂、林曉峰、吳鎮宇等

    主要演員:劉德華、梁朝偉、曾志偉等

    我始終認為自《無間道》以後,港片輝煌已過,雖然後面的依然偶爾有精品出現,但比80、90年代經典來說,差的太多太多。進入21世紀,又因為港片的題材、套路老舊,喪失競爭力。

    時至今日,活躍在熒屏上的演員,依然是成龍、周潤發、劉德華、甄子丹、古天樂、劉青雲這些從80年代就開始摸爬滾打的演員,而他們因為後繼無人,又不得不繼續為港片生存而打拼。

  • 5 # 突然空閒28

    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看了太多的港片的中年人說一點自己的看法吧,我是怎麼想就怎麼寫有點亂大家擔待啊!

    一個原因是因為臺灣市場的萎縮,當初港片的主要市場是臺灣,大家可以看那個時期港片的國語配音絕對好,我總認為就是片裡的演員自己的聲音,比現在的配音生動太多了。

    二是因為香港法制的進步。大家可以看高曉鬆採訪成龍時,成龍說的黑社會一分不花,先恐嚇住明星再去找老闆投資,成龍這麼大的明星都被黑社會用刀恐嚇過。像劉嘉玲被綁架,劉德華被用槍恐嚇拍戲大家都聽說過吧。法治進步明星們就可以自己說了算了,拍攝成本上升這是必然的,當票房不理想賠錢時,願意投資的老闆就少了。

    三因為外國大片的擠壓,好萊塢的誘惑走了很多電影人才和資金。

    四因為大陸市場的興起,香港明星們過來唱唱歌剪個彩,代代言,參加個綜藝節目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內地這麼大的市場也吸引了很多導演,編劇,攝像等人才。

  • 6 # 阿成兄

    新港片已經不是記憶裡的港片,曾經如日中天的港星如今也不能再演年輕時的角色,新生代有他們的時代語境,這種情況下誕生的新港片也不像老港片那樣具有經濟、文化和市場的優勢,發展舉步維艱。

    今日再談“香港電影”,傳統印象早已需要推翻。半個多世紀的香港電影一直在變,如今,香港和內地的合拍片多數都褪去了“香港電影”標籤,成為意義更廣泛的華語電影;而在香港生產的本土電影則更為強調“本土”屬性,變成一種地方電影,本質上已不是大家理解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片的延續。

    至於時下仍有人氣的老港星出演的一些舊形式的港片,如黑幫片、警匪片、動作片,完全沒有了老港片的“盡皆過火,盡是癲狂”,充滿了不合時宜的老謀深算、陳詞濫調,處在一種十分尷尬的局面。

    回顧一下從老港片到新港片的歷史,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老港片為何更受褒獎,新港片為何不受待見。

    老港片的溫床

    “盡皆過火,盡是癲狂”本是《紐約時報》影評人對香港電影的批評,但經過時間洗滌之後,卻成了影迷對香港電影風格的稱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藉助錄影廳、影碟的傳播,港片的過火和癲狂在內地被瘋狂追捧,塑造了一代人的港片記憶。

    如今最受追捧的香港電影“黃金時代”(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回過頭來再看,也是爛片最高產的時期。那些曾給內地觀眾帶來瘋狂娛樂的香港電影,以最直接、最大膽的方式迎合市場,既是香港電影成功的祕訣,也是它走向衰落的原因。

    對電影產業來說,香港人口實在太少,使得香港電影長期依賴海外華人市場。1990年代中期以前,東南亞及中國臺灣是香港電影最重要的市場。電懋、邵氏、嘉禾等電影公司,從中華文化(戲曲、民間故事、歷史等)汲取素材、凝練主題,炮製出具有香港本地特色、情節或輕鬆活潑或緊張刺激的型別片,行銷華人世界。

    香港的港口商業文化,充滿市井與務實的氣息。1945年之後的半個多世紀裡,香港電影的故事漸漸離嚴肅的家國情仇和寫實、現實的主題越來越遠,戲班的雜耍風格佔據上風,同時向日本的劍戟片和黑幫片、好萊塢動作片等汲取經驗,與本地情境結合,創作出別具一格的武俠片、功夫片、喜劇片等符合市民喜好的電影。

    誠如電影史學家大衛·波德維爾在《香港電影的祕密:娛樂的藝術》中的評價,香港電影的成功得益於其旗幟鮮明的大眾屬性。不管外部世界如何變化,始終在生產最符合普羅大眾需求的故事。

    1970年代初由嘉禾引進的獨立製片人制度,把香港電影帶入了衛星電影公司時代,這些衛星電影公司大多以創作者為中心,例如李小龍、成龍、洪金寶、許冠文都是在這一時期,慢慢發展壯大,成立衛星電影公司,影響延續至香港電影黃金期。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短暫興起的香港新浪潮,承接六七十年代香港電影的經驗,打破固有創作模式,形成不同風格的創作群體,為香港電影注入一股作者風格電影。

    但從1990年代開始,香港電影逐漸失去了它最重要的支撐——東南亞及中國臺灣市場。那些粗製濫造、跟風拍攝的電影,面對的不再是毫無競爭力的市場。

    東南亞的華人移民的後代漸漸融入當地生活,不像他們的父輩那樣需要香港電影,而中國臺灣從1994年開始漸漸放開對好萊塢電影的限制,直至2002年全面取消,手工作業的香港電影,面對工業化的好萊塢電影,束手無策。

    善於融合和創造的香港電影需要重新開拓市場。

    對外尋求新生

    現在的內地觀眾再看20年前的香港電影,製作手法的粗糙、特效技術的落後、故事情節的重複已經成為難以忍受的缺陷。香港電影人再以舊的方式生產那些低成本低質量的電影,產業將難以為繼。所以藉助內地資源,升級電影工業規模是必然的選擇。

    香港的導演、演員很早便嘗試走出去,突破資金和空間的限制。胡金銓在臺灣獲得資金得以遠赴各地拍攝那些場景恢弘、美術精良的古裝題材電影([龍門客棧]、[俠女]、[空山靈雨]等);李翰祥在內地得到諸多便利(資金和場地等)拍攝了清史傳奇[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吳宇森、徐克、林嶺東等則遠赴好萊塢,企圖在另一種文化環境中,複製香港電影成功的祕訣,但多以失敗告終。

    由於原來的市場體量有限,香港電影的製作成本一向很低,即使是一線明星參與的大製作,與好萊塢相比,也只能算是B級製作。而在內地,製作成本隨著市場回報的提高而一路飆升,直接影響了許多香港電影的故事格局和美學方式。

    在香港,許鞍華拍的是 [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這類聚焦小人物命運的電影;到了內地,她則有機會嘗試像[黃金時代]這樣試圖描摹出一個時代精神的恢弘作品。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徐克的狄仁傑系列、陳可辛的[投名狀]、杜琪峰的[毒戰]等,與他們早期在香港拍攝的電影相比,故事空間和格局明顯擴大。他們把各自在香港電影中磨練出的技巧和風格應用於內地化的故事中。

    迴歸20年,許多香港電影人在內地建立工作室。這些北上的電影人拍片時,首要考慮的是內地觀眾的喜好,故事、場景與演員都加重了內地元素,甚至完全內地化(如[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親愛的]、[七月與安生]等)。

    港片的新形式

    脫離了傳統港片的喧囂,現時在香港生產的低成本港片反到回到了“香港”本身,注重表現本地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這與過去為了迎合海外華人市場的誇大和瘋狂不同,而是更加樸實地反映香港的平民文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真正的“香港電影”才剛剛形成。

    此類影片正在成為香港電影的一股潮流,成本低,但更接近本地人當下的生活狀態,著墨於人們的日常關係和情感,與傳統港片的“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風格截然相反,以溫婉、自然、清新的影像反應當下生活。

    由於本地電影人才和產業的遷移,香港新生代導演很難一開始就進入商業電影圈,也很難像從前那樣經歷片場或電視臺的鍛鍊。他們往往是從學校接受教育後,再通過各種辦法(拍短片、參加創投等)融資拍片。因此這批新導演的作品多數是關注本地文化與生活的低成本影片,老港片的型別特色難覓蹤影。

    201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踏血尋梅],雖然被看作傳統港片的一次迴光返照,奇案、偵探、血腥、古惑仔等經典港片元素皆在其中,但節奏與情感則帶有非常當下的沉穩,有別於過往的喧囂。香港城市大學畢業的黃進通過短片競賽獲得關注,之後根據社會新聞創作了[一念無明]的劇本,獲得政府200萬港幣的資助完成影片。這是一部非常貼近本地居民生活的電影,父子在劏房(香港特有的一種非常窄小的房間)內的相處,分外具有張力。

    曾做過[甜蜜蜜]、[我是誰]的副導演的關信輝在2015年推出了電影[可愛的你],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獲得當年香港華語電影的票房冠軍。影片不乏濃重的煽情色彩,但非常擊中時下香港人的樂觀與奮進的精神。

    這些具有很強”本土“屬性的新港片,由於兩地文化之間的鴻溝,很難在內地流行起來。年輕的導演們也還沒有真正找到自己的風格。

  • 7 # 絕望De生魚片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香港是非常發達的,不僅經濟上遙遙領先,同時在文化娛樂方面上也有著自己同樣的風采,當時的港片可謂是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可想而知,當時港片的受歡迎程度。而且當時的港片不僅僅在內地裡廣為流傳,甚至還影響到了東南亞和整個亞洲,當時那一輩的偶像,張國榮,周潤發,王祖賢等等,都是那個年代的男神和女神。

    像當時炙手可熱的電影有很多,很多都成為了熒幕上的經典,《倩女幽魂》和《大話西遊》等等,這些都是廣為流傳的銀幕經典。當時的港片還留下了一個又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小馬哥、紫霞仙子、東方不敗等等,這些經典的角色在我們心裡永不磨滅。同時那些經典的臺詞甚至影響著我們好幾代人。

    但是近來隨著文化力的發展,內地的偶像劇和電視劇成為人們的主流,港片再也不是我們的第一選擇。似乎港片的輝煌時代已經過去了,英雄走向日暮,為什麼有這麼龐大觀眾基礎的港片最後卻變得沒落了呢?

    題材過於單一。提起港片,我們的印象大多是警匪片動作片,這是我們的第一印象。在最開始這些港片讓我們領略了與香港的獨特暴力美學,瞭解了當時香港的社會治安等等,把我們心底那個深深的英雄夢激發出來,但是人都會有審美疲勞,翻來覆去的都是警匪片,動作片,我們實在是欣賞不來同一個題材,不管怎樣翻拍,想出怎樣的思路,但都是換湯不換藥,本質上是沒有變的,只是賣情懷罷了,很難再讓觀眾買單。

    演員方面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幾十年前港星可謂是風雨成群,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優質港星,例如小虎隊劉德華張學友之類的偶像,一部好的作品需要好的演員去支撐,同時好的作品又成就了演員,可謂是互惠互利雙贏。但現在縱觀香港的娛樂圈,上一代人的成就無疑是非常巨大的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們往往對下一代抱有更高的評價標準,但現在的香港卻很難有新面孔挑起大梁,現在還是靠著老一輩的感情苦苦支撐,沒有新鮮的血液注入,怎麼能夠讓香港的娛樂圈再度揚帆起航,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事情。

    現在演藝圈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年代,各國文化不斷的交流碰撞,潮流文化不斷的興起特效加持的美國大片等等,不斷衝擊著我們的眼球,南韓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對於現實社會的抨擊,日本也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諸如此類的影片還有很多很多,這些都豐富了我們的精神思想,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大陸現在的演藝圈也非常的豐富多彩,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性,自然而然就不在那麼對港片專一。這個時候感覺應該做的是開啟大門走出去,容納貫通,不斷的吸取別人之所長,不要一直停滯不前,這樣才能夠一直走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雲那些隱形的富豪你還知道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