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山海

    古代的資訊傳輸機構,限於科學技術水平,通訊技術不如現代發達,但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通訊系統。一.開始比較原始的,峰火臺,大家知道,西周時周幽王為博妃子褒姒一笑,“峰火戲諸侯的”的典故,古代在軍情需要的連線建築的峰火臺,遇有警情,沿途點燃峰火,傳遞情報,當然,根據燃火數量、煙火濃度而情報意義不同,峰火臺,就是朝廷上下傳達軍情的通訊方式之一。

    二.同理,亦有用連線設旗幟搖動、鑼鼓聲音傳遞情報,在戰場上“擊鼓進軍”、“鳴金收兵”等;旗幟傳遞情報訊號直至現代仍在應用,如上幾個世紀廣泛應用、棄用不久的陸、海軍等的旗語。

    三.古時,中央政府制發“京報”,釋出中央政府資訊,地方政府在京設辦事處,蒐集中央政府資訊,制發“邸報”,透過驛站傳回地方政府。

    四.驛站,類似於現代的郵政局兼招待所,但不受理民間業務。

    古時,在中央政府聯絡地方的交通沿線,設定驛站,由官員驛丞管理,配備馬匹、車輛、舟船和驛卒,朝廷公文由驛卒馳遞,遇有加急公文,限定送達時限,晝夜急馳,不得有誤,誤者當斬。大家熟知的明末農民起義領袖“闖王”李自成,原是驛卒,可笑嗎?大明帝國競然毀於一個小小驛卒之手,相當於今日之郵政局郵遞員!

    四.驛站,還有另外一個功能,就是政府招待所,接待公務出行人員,明代著有《徐霞客遊記》的旅行家徐霞客,就曾有軍隊朋友送給通行憑證而公費旅行。

    大家看地圖,黑龍江省境內現有一站、二站……直至二十幾站的數條連線地名,就是古驛站留下的印跡。

    現在,各地有不少古驛站地名及建築留存,河北省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尚有儲存較好的雞鳴驛站。

    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是不是不應該為了一個人而放棄某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