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之御風

    首先是更環保的清潔動力是發展趨勢,全世界都在推動;其次國家為了推動產業發展給予補貼;第三,幾年前汽車行業大環境好,資本市場熱錢多,需要更有吸引力的投資專案;第四,想造車的人實在是多,都有自己的造車夢;最後,投機騙補的人也不少;幾個因素疊加,出現非常多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就不難理解了!

  • 2 # 威馬汽車車友會

    中國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是一定且必然要發生的事情,早在2000年,時任奧迪公司生產部技術經理的萬鋼向國務院上述,提出了開發潔淨新能源汽車的建議,這份檔案中指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較為落後,在汽車核心技術內燃機上明顯落後於美日德等汽車強國,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中國將一直處於一個追趕者的姿態,永遠也無法成為汽車強國,中國汽車想要崛起必須要“彎道超車”,而彎道超車的手段就是新能源汽車。

    隨後在2001年4月,中國正式設立了863計劃,其中就有電動汽車這一重大專案,同年,科技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2013年9月,財政部和科技部聯合釋出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方案,各地政府也都出臺了相關補貼政策例如,國補、地補、免購置稅等。

    2017年9月28日,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釋出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簡稱“雙積分政策”)。雙積分政策某種意義上強制要求車企必須發展新能源汽車,要想賺燃油車的錢,必須得發展新能源。

    而目前,中國儼然已經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最大的國家,幾十上百家車企百花齊放,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都在汽車電動化的浪潮中奮力前行,這個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雖然汽車行業不存在贏者通吃,但實力較強的企業依舊會跑的越跑,在行業末端的車企也會面臨被收購或倒閉的風險,當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相對成熟的時候,新能源汽車品牌也會逐漸減少,而這一時間節點已經不遠了,補貼坡退後,諸多騙補的、沒有核心技術的、渾水摸魚的車企也會被市場淘汰,中國新能能源產業也會越來越成熟,並走在世界的前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禹治水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