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
2 # 使用者7880536648557
在廣東而言水稻收購價格一直保持130元到150元/100斤左右。收購價格多少何無意義,早在10年前農民己發現種水稻已經沒有什前途,基本去打工,乘下一些50一60後隨便種點自已吃。
-
3 # 隨風飄搖40
感覺價錢低主要還是稻農的感覺,但是大米的價錢還是蠻市場的。主要還是一個是市場經濟調整,一個是人為調整。和國際市場有差距,但是我們始終是劍走偏鋒。
不能簡單的說只有水稻的行情越來越不好,可以說是我們國內的所有農產品價格都是越來越低,現在的價格和十年前價格相比沒有多大的差別,而現在的農資成本以及人工成本都提高了20%左右,農民的利潤也越來越小了。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
情況分析1.生產量高:也可以說是偉大的科學家做了非常大的貢獻,我們現在的水稻畝產非常高,雖然說水稻作為我們國內的最基本的糧食作物,需求量比較大,但是和我們的生產量相比,基本上也是可以保持平衡的。目前來說我們國內的人均,稻米的平均數量大約是141公斤,這還不算玉米小麥的,一個人每年吃不了這麼多大米,肯定價格會下降的。
2.進口量高:水稻的進口量還是比較高的,我們國內的優質稻米只能夠達到7.5%左右,每年的進口稻米數量也是非常多的,在2017年的時候我們國內稻米的進口量是全球水平第一稻米進口量約在403萬噸,估計今年這個水平還會持續升高。因為今年的關稅基本上都降低了,水稻的進口難道不會上升嗎。
3.庫存量高:即使去年的水稻遭受到了自然災害的各種洗禮,大約至少減少三成左右,但是我們國內的水稻價格依舊沒有上來,就是因為陳稻的庫存非常高,即使減產了,依舊影響不了我們的供需關係。我們的年產雖然不多,但是庫存量非常多,在2016年年底的時候,稻穀的庫存量接近了1.5億噸。